赵冠英教授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正文 | 第13-79页 |
第一部分:赵冠英教授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和经验 | 第13-29页 |
1.对老年病发病特点的认识 | 第13-16页 |
·以虚为主,积损成疾 | 第14页 |
·由虚生滞,气郁痰瘀 | 第14-15页 |
·发病隐匿,易生突变 | 第15-16页 |
2.老年病证治思想及经验 | 第16-23页 |
·病证合参,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 第16-19页 |
·调和气血阴阳,补虚通滞并举 | 第19-21页 |
·重视脾肾,燮理五脏之气机升降 | 第21-23页 |
3.调摄保养,未病先防 | 第23-29页 |
·未病摄生,健康预防 | 第24-27页 |
·已病防变,防其进展 | 第27-29页 |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发病和病机的理论研究 | 第29-44页 |
1.中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29-31页 |
·症状描述及病名的由来 | 第29-30页 |
·病因病机及证治沿革 | 第30-31页 |
·当代中医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31页 |
2.西医学对帕金森病的认识 | 第31-36页 |
·对PD病因的认识 | 第32-33页 |
·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33-36页 |
3.导师对PD发病和病机的认识和创新 | 第36-41页 |
·帕金森病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 | 第36-40页 |
·肝脾在PD发病中的作用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第三部分: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 第44-79页 |
1.研究对象 | 第44-45页 |
2.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3.结果 | 第47-60页 |
·一般资料 | 第47-49页 |
·治疗前后两组UPDRS评分比较 | 第49-53页 |
·治疗后H-Y分级的变化 | 第53-54页 |
·治疗前后PDQ-39评分的变化 | 第54-56页 |
·治疗前后PDSS评分的变化 | 第56-57页 |
·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 第57-60页 |
·对运动并发症的观察 | 第60页 |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 第60页 |
4.讨论 | 第60-71页 |
·补肾活血饮方药分析 | 第60-63页 |
·补肾活血饮的疗效分析 | 第63-66页 |
·关于PD的非运动并发症 | 第66-67页 |
·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 | 第67-68页 |
·帕金森病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 第68-69页 |
·从系统观点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思路和优势 | 第69-71页 |
·补肾活血饮与神经保护性治疗 | 第71页 |
5.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文献综述 | 第79-93页 |
帕金森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第79-86页 |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86-93页 |
附录 | 第93-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