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降水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环北京地区积层混合云降水的特征 | 第8页 |
| ·天气系统特征 | 第8页 |
| ·雷达回波特点 | 第8页 |
| ·积层混合云降水的观测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 ·积层混合云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WRF 模式简介及其云参数化方案 | 第13-17页 |
| ·WRF 模式简介 | 第13-14页 |
| ·对流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介绍 | 第14-15页 |
| ·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切变线积层混合云降水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7-33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环流形势和天气实况 | 第17-18页 |
| ·数值模拟方案介绍 | 第18-19页 |
| ·实例模拟结果分析 | 第19-26页 |
| ·位势高度场与温度场的分析 | 第19-20页 |
| ·降水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与分析 | 第20页 |
| ·雷达回波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与分析 | 第20-22页 |
| ·水凝物模拟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 ·动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24页 |
| ·对流理查德森数分析 | 第24-25页 |
| ·不稳定条件分析 | 第25-26页 |
| ·冰相微物理过程敏感性试验 | 第26-31页 |
| ·模拟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 ·位势高度场与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27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 ·雷达回波模拟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水凝物模拟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动力场分析 | 第30页 |
| ·对流理查德森数分析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低涡积层混合云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3-49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环流形势和天气实况 | 第33-34页 |
| ·数值模拟方案介绍 | 第34-35页 |
| ·实例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42页 |
| ·位势高度场与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 ·降水模拟结果的实况对比与分析 | 第36-37页 |
| ·雷达回波模拟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 ·水凝物特征分析 | 第38-40页 |
| ·动力场分析 | 第40-41页 |
| ·对流理查德森数分析 | 第41-42页 |
| ·冰相微物理过程敏感性试验 | 第42-47页 |
| ·方案设计 | 第42页 |
| ·位势高度场与温度场的模拟结果 | 第42-43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页 |
| ·雷达回波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水凝物特征分析 | 第44-45页 |
| ·动力场分析 | 第45-47页 |
| ·对流理查德森数分析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页 |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