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10-11页 |
·农民增收问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农民收入的构成和现状 | 第15-20页 |
·农民收入的构成 | 第15-16页 |
·家庭经营收入 | 第16页 |
·工资性收入 | 第16页 |
·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 第16页 |
·农民收入的现状 | 第16-18页 |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 第16-17页 |
·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 第17页 |
·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拉大 | 第17-18页 |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 | 第18页 |
·农民收入特点 | 第18-20页 |
·农民收入的多元化 | 第18页 |
·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 | 第18页 |
·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 | 第18-19页 |
·农民收入的不公平性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潍坊市农业和农民收入现状剖析及启示 | 第20-25页 |
·潍坊市农业现状 | 第20-21页 |
·潍坊市农业生产条件 | 第20页 |
·潍坊市农业发展状况 | 第20-21页 |
·潍坊市农民收入现状 | 第21-22页 |
·农民收入整体高于全国水平 | 第21-22页 |
·全市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 第22页 |
·农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 第22页 |
·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喜忧参半 | 第22页 |
·潍坊市农民收入状况的阶段性划分 | 第22-25页 |
第四章 影响潍坊市农民增收的因素 | 第25-30页 |
·农业自身的因素 | 第25-27页 |
·基础不牢,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 第25页 |
·结构不合理,产业调整缓慢 | 第25页 |
·集约化程度低 | 第25页 |
·科技含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第25-26页 |
·市场信息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改进 | 第26-27页 |
·农民自身的因素 | 第27页 |
·政策体制的因素 | 第27-30页 |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 第27-28页 |
·政策性增收余地不多 | 第28-29页 |
·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 第29页 |
·农产品价格拉动增收的能力减弱 | 第29页 |
·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制约农民增收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 第30-36页 |
·建设现代农业,筑牢农民增收的基础 | 第30-32页 |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增强农业抵御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 第30页 |
·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第30-31页 |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体系 | 第31页 |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构筑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第31-32页 |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 第32页 |
·解决农民自身问题 | 第32-33页 |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 第32页 |
·加快转移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 | 第32-33页 |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33-36页 |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力度 | 第33页 |
·明晰农村土地的所有权 | 第33-34页 |
·改革户籍制度,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 第34页 |
·实施农业生产资料保护措施,减少农民农业生产支出 | 第34页 |
·实施金融扶持政策,解决农民资金难问题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