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 ·氧化铝陶瓷概述 | 第12-22页 |
| ·织构氧化铝陶瓷材料 | 第14-16页 |
| ·氧化铝基复相共晶陶瓷 | 第16-19页 |
| ·YAG透明陶瓷材料 | 第19-22页 |
| ·超重力场在传统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超重力场辅助的陶瓷粉末离心注浆成型工艺 | 第22-23页 |
| ·超重力场辅助的陶瓷离心烧结工艺 | 第23-24页 |
| ·重力场辅助燃烧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 ·燃烧合成简介 | 第24-25页 |
| ·燃烧合成熔铸的实现 | 第25-26页 |
| ·微重力场辅助燃烧合成 | 第26页 |
| ·在地球重力场中实现燃烧合成熔铸制备金属块体 | 第26-28页 |
| ·超重力场耦合铝热反应制备内衬陶瓷复合管 | 第28-29页 |
| ·超重力场耦合铝热反应制备纳米共晶陶瓷块体 | 第29页 |
| ·超重力熔铸陶瓷新技术的技术思路 | 第29-31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31-32页 |
| 第二章 超重力熔铸装置的研制及实验研究方法 | 第32-45页 |
| ·超重力熔铸装置的研制 | 第32-36页 |
| ·第一代设备的设计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33页 |
| ·第二代设备的设计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33-34页 |
| ·第三代设备的设计及主要技术指标 | 第34-36页 |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6-45页 |
| ·铝热体系的选择 | 第36-39页 |
| ·实验原料 | 第39-40页 |
| ·实验设备 | 第40-42页 |
| ·实验流程图 | 第42-43页 |
| ·分析测试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Al_2O_3织构陶瓷的超重力熔铸技术制备研究 | 第45-69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实验 | 第45-46页 |
| ·工艺参数的影响 | 第46-56页 |
| ·超重力场的影响 | 第46-52页 |
| ·反应剂总量的影响 | 第52-56页 |
| ·讨论 | 第56-68页 |
| ·金属/陶瓷熔体分离 | 第56-59页 |
| ·陶瓷致密化 | 第59-61页 |
| ·陶瓷织构化 | 第61-62页 |
| ·α-Al_2O_3 的微观形貌的形成机制 | 第62-65页 |
| ·陶瓷凝固过程的ANSYS热分析模拟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氧化铝基共晶陶瓷材料的超重力熔铸技术制备研究 | 第69-83页 |
| ·前言 | 第69页 |
| ·实验 | 第69-70页 |
| ·结果 | 第70-80页 |
| ·Al_2O_3/YAG二元共晶陶瓷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 | 第70-72页 |
| ·Al_2O_3/ ZrO_2 二元共晶陶瓷的相组成及微观组织 | 第72-74页 |
| ·Al_2O_3/YAG/ ZrO_2 三元共晶陶瓷的超重力熔铸制备 | 第74-80页 |
| ·讨论 | 第80-82页 |
| ·共晶陶瓷的合成机制 | 第80-81页 |
| ·超重力的作用 | 第81页 |
| ·共晶组织的形成机制 | 第81-82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第五章 超重力熔铸技术制备YAG透明陶瓷材料的研究 | 第83-93页 |
| ·前言 | 第83页 |
| ·实验 | 第83-85页 |
| ·结果 | 第85-88页 |
| ·对超重力熔铸YAG过程中燃烧温度的热力学考虑 | 第88-89页 |
| ·超重力熔铸制备YAG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第89-92页 |
| ·结论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申请专利目录 | 第102-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