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退火遗传算法的软件测试数据生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软件测试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2 软件测试及其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技术 | 第15-27页 |
·软件测试概述 | 第15-16页 |
·基本概念 | 第15页 |
·软件测试目的 | 第15-16页 |
·软件测试原则 | 第16页 |
·软件测试分类 | 第16-24页 |
·静态测试 | 第17页 |
·动态测试 | 第17-23页 |
·黑盒测试 | 第18页 |
·白盒测试 | 第18-21页 |
·基本路经测试 | 第21-23页 |
·软件测试步骤 | 第23-24页 |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 | 第24-26页 |
·面向功能的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 | 第24-25页 |
·面向路径的测试数据的自动生成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混合遗传算法及其改进 | 第27-34页 |
·遗传算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算过程 | 第27-31页 |
·构成要素 | 第27-29页 |
·染色体编码 | 第27页 |
·个体适应度评估 | 第27-28页 |
·遗传操作 | 第28-29页 |
·运算过程 | 第29-31页 |
·混合遗传算法 | 第31-33页 |
·模拟退火算法构成要素 | 第31-32页 |
·模拟退火算法运算过程 | 第32页 |
·退火遗传算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退火遗传算法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 | 第34-46页 |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的系统框架 | 第34-35页 |
·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模型 | 第35-37页 |
·参数编码原则 | 第37-38页 |
·适应度函数构造 | 第38-40页 |
·分支函数 | 第38-39页 |
·适应度函数 | 第39-40页 |
·遗传算子的改进 | 第40-42页 |
·多点均分交叉 | 第41-42页 |
·变异操作 | 第42页 |
·退火遗传算法的设计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实验和分析 | 第46-55页 |
·系统实现 | 第46-49页 |
·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退火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 | 第49-51页 |
·遗传算法生成测试数据 | 第51-52页 |
·两种算法生成测试数据对比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