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沙河子组沉积体系与烃源岩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9-12页 |
·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烃源岩预测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页 |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第13-15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5-19页 |
·断陷结构特征 | 第16页 |
·后期演化与改造 | 第16-19页 |
3 地层特征与划分 | 第19-22页 |
·单井层序划分 | 第19-20页 |
·岩性岩相标志 | 第19页 |
·测井标志 | 第19-20页 |
·地震层序划分 | 第20-22页 |
4 沉积体系分析 | 第22-57页 |
·沉积相发育特征与单井相分析 | 第22-34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22-25页 |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25-31页 |
·单井沉积相分析 | 第31-34页 |
·地震沉积学分析 | 第34-47页 |
·地震相参数 | 第34-36页 |
·研究区地震相发育类型 | 第36-38页 |
·地震相的平面展布 | 第38-40页 |
·地震相沉积学解释 | 第40-47页 |
·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 | 第47-57页 |
·沉积体系纵向分布特征 | 第47-51页 |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 | 第51-54页 |
·沉积体系的三维空间配置 | 第54-57页 |
5 烃源岩预测与评价 | 第57-67页 |
·烃源岩分布预测 | 第57-63页 |
·烃源岩与沉积相带 | 第57-60页 |
·烃源岩发育的时期与环境 | 第60-61页 |
·烃源岩综合预测 | 第61-63页 |
·烃源岩综合评价 | 第63-64页 |
·深层天然气资源量预测 | 第64-67页 |
·烃源岩生气强度与生气量 | 第65页 |
·天然气资源量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