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火力发电、热力发电论文--联合循环发电论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负荷分配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7-8页
   ·国内外联合循环发电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8-1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0页
   ·本章小结第10-11页
第二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基础理论第11-16页
   ·燃气轮机循环(Brayton 循环)第11-13页
   ·蒸汽轮机循环(Rankine 循环)第13-14页
   ·联合循环热能梯级利用原理概述第14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三章 联合循环的主要控制系统第16-27页
   ·机组负荷控制第16-19页
     ·概述第16-17页
     ·机组负荷控制第17-18页
     ·机组负荷设定值限制第18-19页
     ·凝汽器的启动负荷限制第19页
   ·机组温度控制第19-22页
     ·概述第19页
     ·温度控制第19-22页
   ·机组的压力控制第22-24页
     ·高压、中压单元压力控制第22-23页
     ·低压单元压力控制第23-24页
   ·控制任务第24-26页
     ·主要完成以下任务第24页
     ·具体控制任务说明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四章 联合循环主要设备的原理及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7-36页
   ·压气机的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第27-28页
   ·燃烧室的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第28-29页
   ·燃气透平的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第29-30页
   ·余热锅炉的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第30-33页
     ·概述第30页
     ·余热锅炉的特性参数计算第30-31页
     ·余热锅炉补燃装置特性参数计算第31-33页
   ·汽轮机原理及特性参数计算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五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负荷分配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第36-47页
   ·控制原理第36页
   ·控制原则第36-37页
     ·分别控制第36-37页
     ·综合控制第37页
   ·联合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案第37-45页
     ·基本的装置功率分配控制系统第37-39页
     ·单向补偿式功率分配控制系统第39-41页
     ·双向补偿式负荷分配控制系统第41-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六章 联合循环效率分析第47-51页
   ·能量平衡关系第47-48页
     ·燃气轮机的能量平衡关系第47页
     ·补燃式余热锅炉的能量平衡关系第47-48页
     ·蒸汽轮机系统的能量平衡关系第48页
   ·联合循环的热效率 η_(ccf)~0, η_(ccf)~G与 η_(ccf)~N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七章 结论第51-53页
   ·补燃和不补燃式联合循环特性的比较第51-52页
   ·联合循环装置负荷分配控制系统的特性分析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谐波对电能计量的影响与对策
下一篇:电网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