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5页 |
·国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研究数据资料来源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16-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本文技术路线 | 第17页 |
·主要创新 | 第17-19页 |
第2章 区域物流相关问题 | 第19-23页 |
·区域物流的概述 | 第19-20页 |
·区域物流的定义 | 第19页 |
·区域物流与企业物流的区别 | 第19-20页 |
·区域物流系统的构成 | 第20页 |
·区域物流的特征 | 第20-21页 |
·区域物流主体 | 第20页 |
·区域物流客体 | 第20-21页 |
·区域物流载体 | 第21页 |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第21-22页 |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 第22-23页 |
第3章 区域物流便利化理论分析 | 第23-32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发展过程 | 第23-24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重新界定 | 第24-26页 |
·物流便利化概念的提出 | 第24-25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定义 | 第25-26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系统 | 第26-28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实现要素 | 第28-32页 |
·物流网络一体化 | 第28-29页 |
·物流成本低廉化 | 第29页 |
·物流通道便捷化 | 第29-30页 |
·物流过程安全化 | 第30-32页 |
第4章 重庆市物流便利化现状考察与环境分析 | 第32-60页 |
·重庆市物流便利化现状考察 | 第32-58页 |
·物流网络 | 第32-40页 |
·物流通道 | 第40-50页 |
·物流成本 | 第50-56页 |
·综合物流便利化 | 第56-58页 |
·重庆物流便利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第58-60页 |
·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需要 | 第58页 |
·拓展重庆区域辐射范围的需要 | 第58-59页 |
·优化重庆产业结构的需要 | 第59-60页 |
第5章 重庆物流便利化水平评价 | 第60-69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60-62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60-61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评价指标 | 第61页 |
·区域物流便利化的评价体系 | 第61-62页 |
·评估区域物流便利化 | 第62-69页 |
·原始数据收集 | 第62-64页 |
·计算过程及结果 | 第64-66页 |
·物流便利化水平比较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第6章 重庆物流便利化体系完善的对策及建议 | 第69-76页 |
·结合多种运输方式,建设区域型物流基地 | 第69-70页 |
·建立商贸型物流基地 | 第69页 |
·建立交通枢纽型物流基地 | 第69-70页 |
·着力建立现代化的综合物流便利化体系,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 第70-72页 |
·打通重庆交通瓶颈,形成走向世界的物流通道 | 第70-71页 |
·加快黄金水道建设,全力构建长江上游物流航运中心 | 第71页 |
·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建立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 | 第71-72页 |
·合理布局物流节点 | 第72-74页 |
·物流园区 | 第72页 |
·物流中心 | 第72-74页 |
·配送中心 | 第74页 |
·完善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 第74-76页 |
·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 | 第74页 |
·完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 | 第74-75页 |
·完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