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婚姻法论文

中国同性结合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一、选题意义第11页
 二、选题动机第11-13页
第一部分 同性结合概述与同性恋者结合意愿调查第13-18页
 一、同性恋与同性伴侣的界定第13-14页
 二、我国同性伴侣的生活状态和意愿调查第14-18页
  (一) 问卷调查第14-16页
  (二) 数据分析第16-17页
  (三) 个案分析第17-18页
第二部分 我国同性结合的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8-27页
 一、我国迫切需求同性结合的合法化第18-21页
  (一) 同性结合合法化是同性恋者人权和自由的诉求第18页
  (二) 同性伴侣身份的合法化有助于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第18-19页
  (三) 社会对于同性结合制度有强烈需求第19-21页
 二、我国同性结合立法障碍第21-23页
  (一) 传统家庭观第21-22页
  (二) 传统伦理观和道德观第22-23页
 三、同性结合合法化之可行性分析第23-27页
  (一) 同性结合合法化是全球婚姻家庭法的发展趋势第23-24页
  (二) 婚姻家庭之决定因素的改变使同性结合合法化符合历史发展、文化变迁第24页
  (三) 我国同性结合合法化的历史环境良好第24-25页
  (四) 伦理道德观的变化发展为同性结合合法化提供了思想基础第25-27页
第三部分 西方现行同性结合立法例及立法模式第27-39页
 一、欧洲具有代表性的立法例第27-32页
  (一) 丹麦第27-28页
  (二) 荷兰第28-29页
  (三) 德国第29页
  (四) 法国第29-31页
  (五) 英国第31-32页
 二、美洲同性结合相关判例和立法第32-37页
  (一) 美国第32-35页
  (二) 加拿大第35-37页
 三、同性结合立法模式总结和评论第37-39页
  (一) 零星的规则模式第37页
  (二) 家庭伙伴同居者立法模式第37-38页
  (三) 注册伴侣的立法模式第38页
  (四) 同性婚姻立法模式第38-39页
第四部分 我国同性结合合法化之应对第39-47页
 一、我国现行法律中涉及同性结合的相关规定第39-42页
  (一) 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第39页
  (二) 刑法的相关规定第39-40页
  (三) 我国的立法讨论与尝试第40-42页
 二、构建我国同性结合制度的人权基础第42-45页
  (一) 解读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宪法语境下的性自主权第43-44页
  (二) 解读国际人权公约和我国宪法语境下的家庭权第44-45页
 三、对未来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发展的展望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契约正义的角度看契约自由的发展
下一篇:论车库的权利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