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结构作用下高层建筑筏型基础的沉降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常用的支护方法及特点 | 第10-12页 |
·常用的围护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性 | 第10-11页 |
·常用的支撑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性 | 第11-12页 |
·支护结构作用下筏形基础沉降的计算简图 | 第12-14页 |
·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分离的计算简图 | 第12-13页 |
·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结合的计算简图 | 第13页 |
·岩基上的筏形基础的计算简图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外地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筏形和箱形基础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筏形和箱形基础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拟定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深圳市建科大楼沉降监测及结果分析 | 第19-35页 |
·工程概况 | 第19-22页 |
·工程简介 | 第19-20页 |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 第20页 |
·基坑支护方案 | 第20-22页 |
·监测方案 | 第22-23页 |
·监测依据及目的 | 第22页 |
·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 第22页 |
·沉降观测 | 第22-23页 |
·观测周期及频率 | 第23页 |
·报警值 | 第23页 |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23-31页 |
·最终沉降量的确定 | 第3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支护结构作用下高层建筑筏形基础沉降分析 | 第35-46页 |
·基础沉降计算中常用的地基模型 | 第35-40页 |
·文克尔地基模型 | 第35-36页 |
·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 第36-38页 |
·分层地基模型 | 第38-39页 |
·层向各向同性体模型 | 第39-40页 |
·未考虑支护结构作用筏形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规范法 | 第40-41页 |
·叶果洛夫法 | 第41-42页 |
·日本法 | 第42页 |
·考虑支护结构作用的筏形基础沉降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计算机理 | 第42-43页 |
·计算方法 | 第43-44页 |
·几种计算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支护结构作用下高层建筑筏形基础沉降的数值分析 | 第46-77页 |
·有限差分法简介 | 第46-47页 |
·FLAC 软件介绍 | 第47-55页 |
·FLAC 算法基本原理 | 第47-50页 |
·FLAC 本构模型介绍 | 第50-54页 |
·FLAC 结构单元 | 第54页 |
·FLAC 接触面 | 第54-55页 |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第55-66页 |
·数值模型的计算范围 | 第55-57页 |
·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取 | 第57-59页 |
·工况的模拟 | 第59-66页 |
·支护结构不同参数对筏形基础沉降的影响 | 第66-76页 |
·不同的支护结构深度 | 第66-70页 |
·不同的支护结构厚度 | 第70-73页 |
·支护结构与筏基之间不同的间隔距离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页 |
·建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附录 | 第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