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含硅钢中束状贝氏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贝氏体组织的精细结构 | 第10-12页 |
·位错和孪晶 | 第10页 |
·贝氏体中脊 | 第10-12页 |
·贝氏体的形成机制 | 第12-17页 |
·“扩散-台阶”机制 | 第13页 |
·“切变”机制 | 第13-14页 |
·贝氏体形成机制的新探索 | 第14-17页 |
·束状贝氏体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工艺 | 第21-27页 |
·实验工艺路线 | 第21页 |
·实验材料选用与制备 | 第21-23页 |
·实验用钢的选择及化学成分 | 第21-22页 |
·试样加工及均匀化退火 | 第22-23页 |
·相变点测定 | 第23页 |
·试样的等温处理 | 第23-24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24-25页 |
·物相分析 | 第25页 |
·精细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试样制备 | 第25页 |
·TEM 分析 | 第25-26页 |
·硬度测试 | 第26-27页 |
·洛氏硬度测试 | 第26页 |
·显微硬度测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49页 |
·实验钢的相变点特征和临界冷速的确定 | 第27-28页 |
·奥氏体化温度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影响 | 第28-30页 |
·中温等温温度对束状贝氏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0-32页 |
·物相分析 | 第30-31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1-32页 |
·中温等温时间对束状贝氏体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2-36页 |
·物相分析 | 第32-34页 |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4-36页 |
·束状贝氏体组织形核与生长过程分析 | 第36-37页 |
·形核地点 | 第36页 |
·生长特征 | 第36-37页 |
·实验钢的马氏体组织精细结构特点 | 第37-38页 |
·束状贝氏体组织的精细结构分析 | 第38-45页 |
·结构组成 | 第38-40页 |
·形成机制分析 | 第40-45页 |
·束状贝氏体组织的硬度 | 第45-49页 |
·洛氏硬度 | 第45-46页 |
·显微硬度 | 第46-4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