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热工业、高温制品工业论文--人造宝石、合成宝石的生产论文

基于半固着磨具的蓝宝石延性域加工基础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2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引言第13页
   ·课题的提出第13-14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蓝宝石衬底的精密加工现状第15-18页
     ·脆硬材料延性域加工研究现状第18-21页
     ·表面接触模型与真实接触面积和压力计算和仿真现状第21-26页
     ·微纳米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现状第26-2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28-30页
第二章 蓝宝石衬底的延脆性临界转变条件研究第30-50页
   ·问题的提出第30-31页
   ·蓝宝石延性研磨的可行性分析第31-33页
     ·蓝宝石衬底的物理特性第31-32页
     ·蓝宝石衬底的延性域特征第32-33页
   ·蓝宝石纳米压痕测试第33-46页
     ·纳米压痕的测量原理第33-35页
     ·纳米压痕硬度与弹性模量的模型第35-39页
     ·蓝宝石纳米压痕试验方案设计第39页
     ·蓝宝石纳米压痕试验第39-44页
     ·磨粒的尖端形状对蓝宝石延性—脆性转变的影响第44-46页
   ·蓝宝石衬底纳米划入试验第46-49页
     ·工件的划痕试验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半固着磨具与工件的微接触行为分析第50-64页
   ·半固着磨具的概述第51-53页
   ·半固着磨具与工件的微接触模型第53-55页
     ·工程粗糙表面的微接触的统计理论分析第53-54页
     ·蓝宝石衬底与半固着磨具的实际接触分析第54-55页
   ·半固着磨具与蓝宝石接触的分形模拟第55-59页
     ·传统的单一尺度模型的缺陷第55页
     ·半固着磨具表面形貌的的分形模型第55-58页
     ·半固着磨具与蓝宝石工件微接触分析第58-59页
   ·半固着磨具与蓝宝石工件接触试验验证第59-62页
     ·半固着磨具与工件的接触试验第60页
     ·接触面积的数字图像提取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蓝宝石半固着磨具研磨加工试验研究第64-77页
   ·引言第64页
   ·延性域研磨加工的数学模型与试验条件和研磨参数选择第64-66页
     ·延性域加工的数学模型第64-65页
     ·研磨加工试验条件与参数第65-66页
   ·半固着磨具与游离磨粒试验对比分析第66-75页
     ·游离磨粒的蓝宝石研磨加工试验第66-72页
     ·基于半固着磨具的蓝宝石研磨加工试验第72-75页
   ·蓝宝石衬底的抛光加工第75-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半固着磨具延性域研磨蓝宝石评价方法第77-89页
   ·引言第77页
   ·XRD小角掠入方法研究亚表面变质层第77-83页
     ·XRD的基本原理第77-78页
     ·XRD小角掠入方法测试变质层厚度原理第78-81页
     ·蓝宝石对X—Ray的吸收系数第81-82页
     ·X-Ray小角度掠入试验第82-83页
   ·纳米压入试验分析亚表面损伤层厚度第83-87页
     ·Nano Indenter XP(?)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验证第84-85页
     ·亚表面损伤层厚度第85-87页
   ·TEM测试验证第87-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2页
   ·结论第89-90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90页
   ·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致谢第98-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结构修饰研究
下一篇:小水电群智能优化调度方法及系统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