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郊“商业村”的治理--浙北宁村的经济精英与社会关联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相关概念 | 第11-13页 |
·农村经济精英的概念 | 第11-12页 |
·社会关联的概念 | 第12页 |
·治理与善治 | 第12-13页 |
·相关理论和先行研究 | 第13-20页 |
·有关农村经济精英参与治理的研究 | 第13-17页 |
·有关社会关联的研究 | 第17-19页 |
·概述:研究方法、选题原由与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宁村治理的社会基础和村治事件 | 第20-34页 |
·宁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 第20-30页 |
·村庄的经济社会分化 | 第20-26页 |
·村庄的组织机构 | 第26-29页 |
·村庄风俗 | 第29-30页 |
·村治事件 | 第30-33页 |
·竞选村干部 | 第30-31页 |
·新车通行事件 | 第31-32页 |
·冶炼厂事件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3 经济精英参与村庄治理遇到的困境 | 第34-44页 |
·村庄秩序的“亚瘫痪” | 第34-36页 |
·政治效能感的弱化 | 第36-39页 |
·群体社会关联的薄弱 | 第39-41页 |
·有关经济精英参治在认识上的误区 | 第41-44页 |
4 增加村庄社会关联,实现村庄“善治” | 第44-52页 |
·调整村庄权力结构,重组村庄秩序 | 第44-45页 |
·培育村庄新型文化,提高村庄认同意识 | 第45-49页 |
·加强村庄自组织建设,增强群体社会关联 | 第49-52页 |
5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