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不同春小麦品种产量、淀粉形成特点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9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6页
     ·干物质积累运转与高产的关系第8-9页
     ·我国优质小麦生产现状第9-10页
     ·新疆优质小麦生产现状第10页
     ·淀粉的积累规律第10-11页
     ·淀粉的基本构成第11-12页
     ·小麦籽粒淀粉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第12-16页
   ·影响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因素第16-18页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第16页
     ·氮、磷肥对淀粉的影响第16-18页
   ·品质与产量的关系第18页
   ·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材料与试验设计第19页
   ·试验方法第19-22页
     ·调查内容第19-20页
     ·测定方法第20-2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2-44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和产量分析研究第22-28页
     ·叶片和叶鞘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2-23页
     ·茎的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3-24页
     ·穗部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4-25页
     ·总干物质积累动态第25页
     ·开花后干物质运转与分配特点比较第25-26页
     ·成熟期干物质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第26-27页
     ·不同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第27-28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可溶性糖变化与淀粉含量的关系第28-39页
     ·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第28-30页
     ·茎可溶性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0-32页
     ·叶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2-33页
     ·颖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3页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3-34页
     ·不同品种籽粒淀粉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4-35页
     ·不同品种各器官可溶性糖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淀粉的贡献率第35-38页
     ·不同品种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与籽粒淀粉含量及积累速率之间的关系第38-39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籽粒淀粉组分积累动态第39-44页
     ·不同品种籽粒直链淀粉积累动态第39-40页
     ·不同品种籽粒支链淀粉积累动态第40-42页
     ·不同品种籽粒直/支比的变化趋势第42页
     ·不同品种淀粉积累量方程分析第42-44页
第四章 讨论第44-48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干物质及产量分析第44-45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糖与籽粒淀粉含量关系分析第45-46页
   ·不同品种春小麦籽粒淀粉组分积累规律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致谢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处理剂Guilspare在大豆地下滴灌上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演变及密度对铁丰31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