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文献研究 | 第8-33页 |
一、祖国传统医学对跟痛症的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一) 历代医家对跟痛症的认识 | 第8-9页 |
(二)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10页 |
(三) 近代中医对跟痛症辩证分型的认识 | 第10-12页 |
二、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一)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 第12-24页 |
(二) 现代医学对跟痛症的鉴别诊断 | 第24页 |
三、跟痛症的治疗进展与预防 | 第24-29页 |
(一) 非手术疗法 | 第24-28页 |
(二) 手术疗法 | 第28页 |
(三)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28-29页 |
(四) 预防措施 | 第29页 |
(五) 展望 | 第29页 |
四、小针刀治疗跟痛症的机理研究神经的压迫、刺激 | 第29-33页 |
(一) 重新建立生物力学平衡,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刺激 | 第29-30页 |
(二) 疏通经络的针刺效应 | 第30-31页 |
(三) 促进局部水肿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 | 第31-33页 |
临床研究 | 第33-41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一) 研究资料 | 第33-3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一) 两组治疗后疗效的比较 | 第37-38页 |
(二) 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一、小针刀作用机理与优点 | 第41-42页 |
二、两种治疗方法之比较 | 第42页 |
三、疗效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 第42页 |
四、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