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碱联合预处理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及余热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污泥的厌氧消化技术 | 第9-11页 |
| ·厌氧消化原理 | 第10页 |
| ·厌氧消化的特点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 ·污泥预处理技术 | 第11-18页 |
| ·超声波处理法 | 第11-14页 |
| ·碱处理法 | 第14-15页 |
| ·超声与碱联合预处理法 | 第15页 |
| ·其它预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 ·污泥厌氧消化的能耗分析 | 第18-20页 |
| ·能耗的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 ·热交换在污泥处理中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6页 |
| ·污泥泥质 | 第21页 |
| ·实验装置 | 第21-24页 |
| ·厌氧消化装置 | 第21-22页 |
| ·超声预处理装置 | 第22页 |
| ·热交换装置 | 第22-23页 |
|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3-24页 |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 ·超声与碱的预处理方法 | 第24-25页 |
| ·厌氧消化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热交换实验方法 | 第25页 |
| ·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 第3章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泥质的影响 | 第26-41页 |
| ·超声波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泥质的影响 | 第26-31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声能密度对污泥SCOD的影响 | 第26-27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声能密度对污泥酸碱度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声能密度对温度的影响 | 第28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声能密度对氨氮的影响 | 第28-30页 |
|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污泥中固体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泥质的影响 | 第31-35页 |
| ·pH值和碱解时间对污泥SCOD的影响 | 第31-32页 |
| ·pH值和碱解时间对污泥酸碱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 ·pH值和碱解时间对污泥氨氮的影响 | 第33页 |
| ·碱解时间对污泥中固体含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 ·碱和超声联合预处理对剩余污泥泥质的影响 | 第35-39页 |
| ·碱投加量和超声时间对污泥SCOD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碱投加量和超声时间对污泥酸碱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碱投加量和超声时间对污泥氨氮的影响 | 第37页 |
| ·超声时间对固体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 ·不同预处理对VFA的影响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 第41-57页 |
| ·反应器启动 | 第41-44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后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 第44-55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第44-46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固体含量的影响 | 第46-49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酸碱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氨氮的影响 | 第51-52页 |
| ·超声和碱预处理对产气的影响 | 第52-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5章 消化过程中余热的利用和能量衡算 | 第57-67页 |
| ·泥-泥热交换利用消化污泥的余热 | 第57-60页 |
| ·污泥在不同流态下的热交换 | 第57-58页 |
| ·不同泥质污泥的热交换 | 第58-59页 |
| ·泥-泥热交换的能量消耗评价 | 第59-60页 |
| ·预处理污泥消化过程的能量衡算 | 第60-63页 |
| ·能量的输入/能量的输出 | 第60-61页 |
| ·预处理对消化过程中的能耗影响 | 第61-63页 |
| ·厌氧消化热能平衡分析 | 第63-65页 |
| ·总耗热量计算 | 第63-64页 |
| ·消化过程产出热量 | 第64页 |
| ·能量平衡分析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