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彬对朝鲜族社会的影响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研究的动态和现状 | 第12-14页 |
|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陶彬的任职与近代延边行政机构的特点 | 第16-24页 |
| ·陶彬任职年代的社会背景 | 第16-18页 |
| ·陶彬的任职经历 | 第18-21页 |
| ·近代延边行政机构的特点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陶彬对朝鲜族社会的入籍与教育政策 | 第24-32页 |
|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入籍运动 | 第24-27页 |
|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教育问题 | 第27-32页 |
| ·《划一垦民教育办法》的推行 | 第27-29页 |
| ·官办学校与朝鲜族学生 | 第29-30页 |
| ·陶彬与“垦民教育会” | 第30-32页 |
| 第四章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 第32-45页 |
|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反日运动 | 第32-38页 |
| ·间岛交涉中的陶彬与朝鲜族社会反日斗争 | 第32-33页 |
| ·庚申年陶彬的回任与朝鲜族社会的反日武装斗争 | 第33-35页 |
| ·陶彬与朝鲜民族主义活动家 | 第35-38页 |
|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38-40页 |
| ·陶彬与朝鲜族社会的新闻宣传 | 第40-42页 |
| ·陶彬对朝鲜族亲日团体的政策 | 第42-45页 |
| 第五章 陶彬与延边主要官员的比较 | 第45-55页 |
| ·陶彬与吴大澄、吴禄贞的比较 | 第45-48页 |
| ·陶彬与张世锉、章启槐的比较 | 第48-51页 |
| ·陶彬的执政特点 | 第51-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 1 文献资料 | 第57-58页 |
| 2 著作 | 第58-60页 |
| 3 论文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