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空冷结构体系风载效应及风参数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35页 |
·风工程概述 | 第14-22页 |
·近地风特性 | 第14-17页 |
·风对结构的作用 | 第17-19页 |
·风工程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国内外风工程的研究概况 | 第22-24页 |
·空冷结构体系体系的结构特征 | 第24-25页 |
·我国规范中关于风荷载计算的方法和前提条件 | 第25页 |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本文工作 | 第25-27页 |
·目前大跨屋盖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25-2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5页 |
2 空冷结构体系刚性模型试验分析 | 第35-56页 |
·空冷结构体系试验原型介绍 | 第35-36页 |
·试验研究的方案 | 第36-38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36-37页 |
·模型的制作 | 第37页 |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工况 | 第38页 |
·刚性模型风洞试验 | 第38-41页 |
·试验设备 | 第38-39页 |
·测点布置 | 第39-40页 |
·边界层模拟 | 第40-41页 |
·试验过程 | 第41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41-48页 |
·风压系数 | 第41-42页 |
·风载体型系数 | 第42-46页 |
·挡风墙阵风系数 | 第46-4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8-54页 |
·风机转动影响 | 第48-49页 |
·风向角的影响 | 第49-52页 |
·周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 第52-53页 |
·挡风墙上阵风系数分布规律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3 空冷结构体系数值风洞模拟分析 | 第56-80页 |
·基本控制方程 | 第56-57页 |
·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57-59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7-58页 |
·计算域和网格划分 | 第58-59页 |
·边界条件 | 第59页 |
·计算方法和湍流模型选择 | 第59-60页 |
·求解方法和收敛控制 | 第59-60页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60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60-70页 |
·计算工况 | 第60-61页 |
·参考点设置 | 第61页 |
·A型支架和挡风墙整体体型系数计算 | 第61-64页 |
·管柱局部体型系数计算 | 第64-65页 |
·与风洞试验结果比较 | 第65-67页 |
·管柱整体体型系数计算 | 第67-70页 |
·参数影响分析 | 第70-78页 |
·风机转动影响 | 第70-71页 |
·周边建筑物影响 | 第71-72页 |
·风向角影响 | 第72-75页 |
·有无挡风墙影响 | 第75-76页 |
·风机转速影响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4 空冷结构体系气弹模型试验研究 | 第80-110页 |
·结构原型 | 第80页 |
·试验研究方案 | 第80-86页 |
·原型模态计算 | 第80-82页 |
·模型相似比确定 | 第82-83页 |
·模型设计方案选择 | 第83-85页 |
·模型制作 | 第85-86页 |
·气弹模型试验方法 | 第86-88页 |
·测点布置 | 第86页 |
·试验工况 | 第86-87页 |
·试验过程 | 第87-88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88-108页 |
·位移响应随试验风速变化规律 | 第88-91页 |
·位移响应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 | 第91页 |
·周围建筑物对位移响应的影响 | 第91-98页 |
·风机运转对位移响应的影响 | 第98-102页 |
·位移响应谱特性分析 | 第102-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5 空冷结构体系风振系数分析 | 第110-134页 |
·我国规范中风振系数的内容 | 第110-111页 |
·风振系数一般表达式 | 第110页 |
·规范中风振系数的局限性 | 第110-111页 |
·位移风振系数 | 第111-112页 |
·空冷结构体系风振系数研究 | 第112-128页 |
·风振系数随试验风速变化规律 | 第115-118页 |
·风振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 | 第118-121页 |
·周围建筑物对风振系数的影响 | 第121-124页 |
·风机运转对风振系数的影响 | 第124-128页 |
·结构不同高度处风振系数计算及比较 | 第128-131页 |
·风洞试验不同高度处风振系数处理目的和方法 | 第128-129页 |
·风洞试验测点高度处风振系数处理 | 第129-130页 |
·理论计算风振系数的方法和结果 | 第130页 |
·几种计算风振系数方法的结果及比较 | 第130-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4页 |
6 空冷结构体系的抗风设计方法 | 第134-141页 |
·概述 | 第134-135页 |
·风荷载体型系数 | 第135-138页 |
·A型支架和挡风墙 | 第135-136页 |
·管柱 | 第136-138页 |
·阵风系数 | 第138-139页 |
·风振系数 | 第139-140页 |
·本章小结 | 第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6页 |
·主要结论 | 第141-145页 |
·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