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的还乡叙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概念的界说第9-11页
     ·乡土中国第9-10页
     ·乡土小说的渊源第10-11页
   ·“还乡”概念界定第11-12页
   ·乡土小说还乡叙事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第12-14页
第2章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还乡主体”的演变第14-25页
   ·知青作家的回望第14-18页
     ·伤痛的“回望”第14-15页
     ·深情的“回首”第15-16页
     ·知青作家“回望”的创作态度第16-18页
   ·农裔作家的守望第18-24页
     ·农裔作家在城乡交叉中的“守望”第18-19页
     ·农裔作家“守望”的阶段性第19-22页
     ·进城后的返乡叙述第22-24页
   ·知青作家与农裔作家的差异第24-25页
第3章 新时期以来乡土小说的还乡叙事风格第25-32页
   ·情节模式第25-28页
     ·鲁迅开创的还乡模式第25-26页
     ·当代的离乡—进城—返乡第26-28页
   ·走向多元化的叙事第28-29页
     ·单一的叙事第28-29页
     ·多元化叙事的趋向第29页
   ·还乡叙事的话语形态第29-32页
     ·话语形态的演变第29-30页
     ·新时期的启蒙话语形态第30-31页
     ·九十年代以来的经验话语形态第31-32页
第4章 新时期以来还乡叙事的个案分析第32-41页
   ·精神的还乡—牧歌的吟唱第33-35页
     ·贾平凹对“商州”世界的开创第33页
     ·改革呼唤中的忧虑第33-35页
   ·突围的还乡—恋歌的低回第35-38页
     ·“浮躁”的回望第35-36页
     ·对城市文明的反思第36-38页
   ·何处家园的还乡—挽歌的哀婉第38-41页
     ·对“废乡”的哀婉第38-39页
     ·“向城求生”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一、学术论著第42-43页
 二、学术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凝小说的心理透视
下一篇:从苦闷的青春走来--郁达夫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