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译码--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化解焦虑的策略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母体的焦虑——现代主义艺术的症候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现代主义的焦虑 | 第14-16页 |
一、单向度的人 | 第14-15页 |
二、二元对立的困惑 | 第15-16页 |
三、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危机 | 第16页 |
第二节 现代主义设计的焦虑 | 第16-18页 |
一、人与历史文化的疏离 | 第16-17页 |
二、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疏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解构焦虑——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产生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产生 | 第18-21页 |
一、文化的去中心化 | 第18-19页 |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批判 | 第19-20页 |
三、设计艺术的自律性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景象 | 第21-25页 |
一、建筑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 | 第22-23页 |
二、设计界的景象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双重译码的提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双重译码——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应对策略 | 第27-59页 |
第一节 人性化需求融功能需求的双重译码艺术策略 | 第27-42页 |
一、文脉传承 | 第28-32页 |
(一) 相异元素之融合 | 第29-30页 |
(二) 传统与时尚的平衡 | 第30-32页 |
二、装饰糅和 | 第32-34页 |
(一) 宜饰而饰 | 第32-33页 |
(二) 装饰的意味 | 第33-34页 |
三、高度隐喻 | 第34-37页 |
(一) 隐喻之特质 | 第35-36页 |
(二) 审美之自由 | 第36-37页 |
四、亦此亦彼 | 第37-39页 |
(一) 模糊之美 | 第38页 |
(二) 人性主导 | 第38-39页 |
五、乡土环境 | 第39-42页 |
(一) 乡土回归 | 第40页 |
(二) 乡音艺术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人性化需求超功能需求的双重译码艺术策略 | 第42-59页 |
一、舒展个性 | 第43-46页 |
(一) 熟悉的陌生人 | 第44页 |
(二) 个性魅力 | 第44-46页 |
二、体现爱心 | 第46-48页 |
(一) 化解冷漠 | 第47页 |
(二) 爱心艺术 | 第47-48页 |
三、消费自由 | 第48-53页 |
(一) 消费自由符号 | 第50-51页 |
(二) 消费自由艺术 | 第51-53页 |
四、含混空间 | 第53-56页 |
(一) 解脱羁绊 | 第54-55页 |
(二) 含混之美 | 第55-56页 |
五、散漫狂飙 | 第56-59页 |
(一) 解构霸权 | 第57页 |
(二) 颠覆之美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59-62页 |
注释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