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的组织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第13-24页 |
·系统定位 | 第13-14页 |
·目标 | 第13页 |
·系统规模 | 第13-14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14-15页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15-16页 |
·系统架构 | 第16-18页 |
·系统功能 | 第18-20页 |
·与本地端系统间的接口 | 第18-19页 |
·网络RTU的接入 | 第19页 |
·数据交换 | 第19页 |
·故障处理要求 | 第19页 |
·管理功能 | 第19-20页 |
·可执行程序功能描述 | 第20页 |
·系统平台 | 第20-21页 |
·系统数据库接口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技术运用 | 第24-41页 |
·计算机网络 | 第24-30页 |
·概念 | 第24页 |
·功能 | 第24-25页 |
·分类 | 第25-26页 |
·TCP/IP协议 | 第26-30页 |
·传输规约 | 第30-34页 |
·IEC 60870-5系列 | 第30-31页 |
·IEC 60870-6 TASE.2 | 第31-34页 |
·跨平台GUI工具包Qt | 第34-37页 |
·Qt的组成 | 第35页 |
·Qt与其它工具的比较 | 第35-37页 |
·实时库 | 第37-40页 |
·系统安全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第41-60页 |
·数据传输 | 第41-42页 |
·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送 | 第42-46页 |
·网络传输协议的选择 | 第42-44页 |
·链路维护进程(watchd) | 第44页 |
·链路数据收发(dataproc,taseproc) | 第44-45页 |
·规约库(PLIB) | 第45页 |
·共享内存 | 第45-46页 |
·与当地SCADA系统的数据交换 | 第46-47页 |
·从SCADA系统取得基本参数 | 第46页 |
·从SCADA系统取得实时数据 | 第46页 |
·向SCADA系统发送数据网实时数据 | 第46-47页 |
·向SCADA系统前置机按规约发送数据网实时数据 | 第47页 |
·网络RTU的接入 | 第47页 |
·系统控管 | 第47-48页 |
·人机界面 | 第48-55页 |
·权限管理 | 第49页 |
·本地配置 | 第49-50页 |
·节点与服务器管理 | 第50-51页 |
·进程管理 | 第51页 |
·基本数据库维护 | 第51-53页 |
·链路管理 | 第53-55页 |
·系统日志 | 第55-57页 |
·日志的分类 | 第55-56页 |
·日志的查询与修改 | 第56-57页 |
·Web的使用 | 第57-59页 |
·系统的应用情况 | 第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