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网络拥塞控制 | 第7-9页 |
·网络拥塞概述 | 第7页 |
·网络拥塞产生的原因 | 第7-8页 |
·拥塞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9-11页 |
·主动队列管理概述 | 第9-10页 |
·主动队列管理的优点 | 第10页 |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2 TCP拥塞控制算法研究 | 第13-25页 |
·TCP拥塞控制算法 | 第13-16页 |
·TCP拥塞控制算法的发展 | 第16-22页 |
·TCP Tahoe | 第17-18页 |
·TCP Reno | 第18页 |
·TCP NewReno | 第18-19页 |
·TCP SACK | 第19-20页 |
·TCP Vegas | 第20-22页 |
·TCP拥塞控制算法仿真比较研究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 | 第25-35页 |
·网络拥塞控制模型 | 第26-28页 |
·TCP/AQM动态模型及其简化 | 第26-27页 |
·模型线性化 | 第27-28页 |
·AQM反馈机制 | 第28页 |
·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28-31页 |
·稳定裕度指标 | 第29页 |
·基于稳定裕度指标的PID参数设置 | 第29-31页 |
·APID控制器的设计 | 第31-32页 |
·仿真研究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基于鲁棒控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 | 第35-49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鲁棒控制 | 第35页 |
·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 | 第36页 |
·线性矩阵不等式 | 第36-37页 |
·鲁棒H_∞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 | 第37-47页 |
·状态空间模型 | 第37-38页 |
·从拥塞控制到鲁棒镇定的转化 | 第38-39页 |
·时滞系统的H_∞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鲁棒AQM控制器设计 | 第41-45页 |
·参数整定及仿真研究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 | 第49-61页 |
·模糊控制在AQM中的应用 | 第49-55页 |
·模糊系统与模糊控制 | 第49-50页 |
·组合模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 | 第50-53页 |
·参数整定和仿真研究 | 第53-55页 |
·神经网络在AQM中的应用 | 第55-60页 |
·神经网络控制 | 第55-56页 |
·改进的Smith预估器 | 第56页 |
·单神经元控制器 | 第56-57页 |
·单神经元与Smith预估控制相结合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 第57-58页 |
·仿真研究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