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Fibonacci-MPP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国内外光伏发电的发展及现状第8-9页
     ·国外光伏发电的发展和现状第8-9页
     ·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和现状第9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第9-11页
   ·系统总体方案第11-12页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第12-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逆变电源的性能指标第13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第14-30页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6页
     ·光伏电池等效模型第14-15页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第15-16页
   ·几种最大功率点跟踪比较第16-19页
     ·定电压跟踪(Constant Voltage Tracking-CVT)法第16-17页
     ·扰动观察(Perturbation & Observation Method, P&O)法第17-18页
     ·导纳增量(Incremental Conductance)法第18-19页
   ·Fibonacci 最大功率点跟踪法第19-24页
     ·Fibonacci 数列搜索算法介绍第20-21页
     ·Fibonacci 搜索算法在光伏MPPT 中的应用第21-24页
   ·DC/DC 电路的MPPT 功能实现第24-29页
     ·BOOST 电路主要参数设计第25-28页
     ·BOOST 电路MPPT 功能实现第28-29页
   ·总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光伏并网逆变电源的拓扑分析与设计第30-43页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拓扑第30页
   ·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第30-33页
     ·半桥逆变电路第31页
     ·全桥逆变电路第31-32页
     ·全桥逆变电路工作分析第32-33页
   ·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第33-36页
     ·滞环电流控制第33页
     ·固定开关频率控制第33-34页
     ·改进型的固定开关频率第34-36页
   ·逆变器主要参数设计第36-42页
     ·LC 滤波器的设计第36-38页
     ·并网输出滤波器设计第38-39页
     ·尖峰抑制滤波器的设计第39-41页
     ·开关管的选择第41-42页
   ·系统仿真结果第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并网逆变软件锁相环设计第43-50页
   ·锁相环(PLL)的原理及分类第43-45页
     ·锁相环技术的发展第43页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第43-44页
     ·锁相环的分类第44-45页
   ·基于TMS320LF2407A 锁相环的实现第45-49页
     ·SPWM 波的发生第45-46页
     ·捕获电网频率第46-47页
     ·同步锁相第47-48页
     ·仿真结果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光伏并网系统的孤岛效应及其防范第50-59页
   ·孤岛效应的含义及其危害第50页
   ·孤岛效应的检测标准及工作原理第50-52页
     ·孤岛效应的检测标准第50-51页
     ·孤岛效应工作原理第51-52页
   ·孤岛效应的检测方法第52-55页
     ·被动检测方法第52-53页
     ·主动检测方法第53-55页
   ·反孤岛技术的应用及仿真第55-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59页
   ·对以后工作的展望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并联Boost变换器建模与控制
下一篇:含富勒烯的D-A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