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模型基于延迟抖动的扩展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VoIP技术 | 第8-17页 |
| ·VoIP技术概述 | 第8-9页 |
| ·VoIP与传统电话比较 | 第9-11页 |
| ·VoIP发展方向 | 第11-16页 |
| ·H.323 | 第12-13页 |
| ·SIP | 第13-15页 |
| ·H.323与SIP应用比较 | 第15-16页 |
| ·本文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VoIP质量监测方法 | 第17-28页 |
| ·平均评定得分法 | 第17-18页 |
| ·PESQ评分方法 | 第18页 |
| ·E-model评分方法 | 第18-26页 |
| ·基本信噪比,Ro | 第20-21页 |
| ·同时损伤系数,Is | 第21-22页 |
| ·延迟损伤系数,Id | 第22-23页 |
| ·设备损伤系数,Ie-eff | 第23-24页 |
| ·获益系数,A | 第24-25页 |
| ·E-model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 ·E模型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 ·本章总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抖动与丢包关系研究 | 第28-36页 |
| ·抖动与丢包关系分析 | 第28页 |
| ·H323的抖动缓冲机制 | 第28-33页 |
| ·抖动丢包对语音质量损伤研究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丢包对不同语种语音质量影响研究 | 第36-39页 |
| ·实验材料的选取 | 第36页 |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实验 | 第36-37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抖动与延时关系研究及E模型改进 | 第39-51页 |
| ·延时对语音质量关系分析 | 第39-40页 |
| ·E模型改进 | 第40-43页 |
| ·扩展E模型 | 第40-42页 |
| ·扩展E模型参数确定 | 第42-43页 |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 ·实验环境设计 | 第43-47页 |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未来工作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