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全相位OFDM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多载波OFDM 技术第13-15页
     ·OFDM 技术的优点第14-15页
     ·OFDM 技术的缺点第15页
   ·全相位FFT 的发展第15-16页
     ·全相位FFT 技术的优点第16页
     ·全相位FFT 技术的缺点第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8页
   ·本文的各章节内容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OFDM 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9-31页
   ·OFDM 系统模型第19-24页
   ·带循环前缀的OFDM 符号第24-25页
   ·OFDM 系统的信道估计第25-26页
   ·OFDM 系统的同步第26-27页
   ·OFDM 系统的PAPR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全相位OFDM 系统第31-42页
   ·全相位FFT 思想第31页
   ·全相位数据预处理第31-36页
     ·全相位FFT 用于OFDM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第34-35页
     ·全相位FFT 技术特点小结第35-36页
   ·OFDM 系统模型第36页
   ·全相位OFDM 系统模型的设计第36-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ICI 对APOFDM 系统性能影响研究第42-62页
   ·概述第42页
   ·OFDM 同步偏移第42-50页
     ·频偏影响分析第43-45页
     ·抽样频偏影响分析第45-47页
     ·符号定时偏移影响分析第47-50页
   ·ICI 对APOFDM 系统的影响分析第50-61页
     ·ICI 对系统SNR 影响的下界估算第50-53页
     ·ICI 对系统性能影响分析及仿真第53-56页
     ·ICI 对APOFDM 系统SIR 和BER 的影响第56-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全相位OFDM 的同步算法第62-88页
   ·OFDM 系统同步第62-63页
     ·OFDM 中的三种同步问题第62-63页
     ·连续和突发系统中的同步技术第63页
   ·符号定时同步第63-66页
     ·连续传输系统中的符号粗同步方法第64-65页
     ·连续传输系统中的符号细同步算法第65页
     ·突发传输系统中的符号同步算法第65页
     ·控制模型的符号同步第65-66页
   ·载波频率同步技术第66-70页
     ·整数倍载波频偏第67页
     ·粗小数载波频偏第67-68页
     ·细小数载波频率偏移第68页
     ·载波频偏控制模型第68页
     ·在突发系统中的载波频偏第68-69页
     ·突发系统中的抽样时钟偏移第69-70页
   ·联合估计算法第70页
   ·全相位OFDM 频率同步补偿方案第70-76页
     ·时域自相关算法第70-73页
     ·全相位FFT 相位差频偏估计法第73-76页
   ·全相位OFDM 帧同步方案第76-80页
     ·最大自相关峰检测第78-79页
     ·最大自相关帧同步算法抗CFO 的性能分析第79-80页
   ·全相位OFDM 的最大似然联合同步算法第80-87页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信道估计与信号联合检测第88-104页
   ·OFDM 信道估计技术研究现状第89-91页
     ·训练(导频)方法第89-90页
     ·盲估计算法第90页
     ·半盲算法第90-91页
   ·全相位OFDM 信道估计算法第91-103页
     ·信道模型第91-92页
     ·OFDM 系统描述第92-94页
     ·最大似然信号检测第94-96页
     ·全相位OFDM 系统的总LS 信号检测第96-98页
     ·性能仿真第98-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第七章 PAPR 降低和多维星座映射技术第104-131页
   ·现有的PAPR 降低技术第104-110页
     ·OFDM 的PAPR 分布函数第104-105页
     ·限幅和峰值加窗技术第105-106页
     ·加扰减小PAR 的方法第106-110页
   ·基于DCT 的SLM 技术第110-124页
     ·DCT-OFDM 降低PAPR 的性能分析第111-112页
     ·DCT-OFDM 系统误码性能分析第112-114页
     ·DCT-OFDM 降低PAPR 仿真及分析第114-124页
   ·多维星座映射技术第124-130页
     ·多维星座的最小欧氏距离第124-126页
     ·多维星座误码性能分析第126-127页
     ·多维球形星座映射信号所需能量分析第127-130页
   ·小结第130-131页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第131-133页
   ·总结第131-132页
   ·后期的研究计划及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AVS的数字视频水印技术研究
下一篇: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