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概述 | 第9-12页 |
·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状况和历史发展 | 第9页 |
·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展望 | 第11-12页 |
·近年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常用的方法 | 第12-14页 |
·薄层色谱法(TLC) | 第12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2-13页 |
·气相色谱法(GC) | 第1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13-14页 |
·立题依据 | 第14-17页 |
·生乳片原剂型质量标准 | 第14-16页 |
·中药生乳片的重要性和质量标准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课题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该课题的创新性 | 第17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33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19-21页 |
·主要仪器与来源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与来源 | 第20-21页 |
·实验的原理 | 第21页 |
·定性鉴别试验 | 第21-25页 |
·党参的鉴别 | 第21-22页 |
·柴胡的鉴别 | 第22页 |
·白术的鉴别 | 第22-23页 |
·王不留行的鉴别 | 第23-24页 |
·漏芦的鉴别 | 第24-25页 |
·含量测定试验 | 第25-33页 |
·生乳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 第25-28页 |
·生乳片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第28-30页 |
·川芎单味药中阿魏酸限度的制定 | 第30-31页 |
·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52页 |
·鉴别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党参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柴胡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白术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王不留行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漏芦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萱草根药材情况 | 第38页 |
·含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52页 |
·生乳片中黄芪甲苷含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生乳片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川芎单味药中阿魏酸限度的制定 | 第49-50页 |
·2005 版药典方法和文献法测定黄芪药材含量的结果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7页 |
·生乳片鉴别方法的确定 | 第52-53页 |
·党参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52页 |
·柴胡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52-53页 |
·白术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53页 |
·王不留行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53页 |
·漏芦药材的鉴别方法 | 第53页 |
·生乳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53-55页 |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的方法 | 第54页 |
·阿魏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 第54-55页 |
·川芎药材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55页 |
·黄芪药材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55页 |
·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