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农业信息服务相关理论 | 第22-36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信息 | 第22页 |
·信息服务 | 第22-23页 |
·农业信息 | 第23-24页 |
·农业信息服务 | 第24-25页 |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 第25页 |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要素组成 | 第25-32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主体 | 第25-28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受体 | 第28-29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 | 第29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载体 | 第29-31页 |
·农业信息服务的策略 | 第31-32页 |
·农业信息服务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2页 |
·农业信息服务常见模式 | 第32-36页 |
·“政府+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2-33页 |
·“政府+协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3-34页 |
·“政府+通信企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4页 |
·“政府+专家+企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4页 |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4-35页 |
·农村科技户、经纪人型信息服务模式 | 第35页 |
·批发市场辐射扩散模式 | 第35-36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既有模式及其运行中的问题 | 第36-49页 |
·陕西省农业信息化服务的主要模式 | 第36-44页 |
·服务站模式 | 第36-37页 |
·龙头企业带动服务模式 | 第37-38页 |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服务模式 | 第38页 |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带动服务模式 | 第38-40页 |
·农技“110”服务模式 | 第40-41页 |
·农业信息网模式 | 第41-42页 |
·移动农信通“12582”和联通电子农务模式 | 第42-43页 |
·杨凌农高会模式 | 第43-44页 |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 | 第44-45页 |
·专家资源在陕西农业信息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44页 |
·信息服务的主干网络基本形成 | 第44-45页 |
·农业科技信息成为信息服务的中心内容 | 第45页 |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模式运行中出现的存在问题 | 第45-49页 |
·信息服务受体缺乏接受信息的主动性 | 第45-46页 |
·信息服务主体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存在薄弱环节 | 第46页 |
·信息服务手段的反馈机制不强 | 第46-47页 |
·信息服务内容针对性和时效性差 | 第47页 |
·信息服务管理及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47页 |
·信息服务人才缺乏 | 第47-49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的构建 | 第49-59页 |
·指导思想与构建目标 | 第49-50页 |
·指导思想 | 第49-50页 |
·构建目标 | 第50页 |
·构建原则 | 第50-51页 |
·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 第50页 |
·强化服务,注重实效 | 第50页 |
·加强引导,合力推进 | 第50-51页 |
·积极探索,鼓励创新 | 第51页 |
·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 第51-59页 |
·主体构架 | 第51-53页 |
·信息结构 | 第53-54页 |
·资源配置 | 第54-55页 |
·技术环境 | 第55-56页 |
·运行方式 | 第56-57页 |
·特点优势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新模式的运行保障措施建议 | 第59-63页 |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供政策资金保障 | 第59-60页 |
·加强政府对新模式探索建设的组织领导 | 第59页 |
·加快制定推进新模式探索建设的扶持政策 | 第59-60页 |
·加大对新模式探索建设的资金投入 | 第60页 |
·重视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 第60-61页 |
·重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和规范 | 第60页 |
·重视农业数据库建设和完善 | 第60-61页 |
·重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 | 第61页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技普及应用 | 第61-63页 |
·建设一个精于陕西农业信息化研究开发的专业团队 | 第61页 |
·培养一支活跃在农业信息化产业链上的信息服务专门人才 | 第61-62页 |
·培训一批懂得信息、善用信息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带头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