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海蜇胶原蛋白理化性质及其胶原肽的护肤活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2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0-49页
 1 水母的研究现状第20-23页
   ·水母的分类第20-21页
   ·水母的形态结构第21-22页
   ·水母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第22-23页
     ·水母毒素第22页
     ·糖蛋白第22页
     ·多糖第22-23页
     ·小分子物质第23页
 2 胶原蛋白的特性及功能研究第23-32页
   ·胶原的分类第23-25页
   ·胶原蛋白的结构第25-26页
   ·胶原蛋白的提取第26-28页
   ·水产无脊椎动物胶原蛋白的特性第28-30页
   ·胶原蛋白的功能及应用第30-32页
     ·胶原的应用第30-31页
     ·明胶的应用第31-32页
 3 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第32-40页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第32-33页
   ·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理第33-34页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第34-40页
     ·食源性活性肽的功能研究第34-39页
     ·食源性活性肽的应用第39-40页
     ·食源性活性肽的问题和展望第40页
 4 黑色素及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第40-43页
   ·黑色素的形成机制第40-41页
   ·黑色素的抑制机制第41-42页
     ·酪氨酸酶抑制剂第41-42页
     ·其它抑制途径第42页
   ·美白效果的评价第42-43页
 5 皮肤光老化的研究第43-47页
   ·皮肤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第43-44页
   ·光老化的机理第44-46页
   ·抑制光老化研究第46-47页
     ·紫外线屏蔽剂第46页
     ·紫外线吸收剂第46页
     ·抗氧化剂第46-47页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7-49页
第二章 海蜇胶原蛋白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第49-64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9-50页
   ·试验材料第49-50页
   ·试验仪器第50页
 2 试验方法第50-54页
   ·基本组成成分含量的测定第50-51页
   ·海蜇蛋白质的组成的分析第51页
   ·海蜇胶原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第51-53页
     ·酶法提取第51-52页
     ·溶剂预处理化学法提取第52-53页
     ·高压辅助法提取第53页
   ·酶法制备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分析第53-54页
     ·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第53页
     ·胶原蛋白基本成分的测定第53页
     ·胶原蛋白的类型及分子量第53页
     ·热变性(Td)温度的测定第53-54页
     ·热收缩温度(Ts)的测定第54页
     ·红外光谱的分析第54页
     ·pH值对胶原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第54页
     ·NaCl 对胶原蛋白溶解性的影响第5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4-62页
   ·海蜇基本组成成分第54页
   ·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第54-55页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率的比较第55-58页
     ·胶原蛋白的酶法提取第55页
     ·胶原蛋白的溶剂预处理法提取第55-56页
     ·胶原蛋白的高压提取条件的优化第56-58页
   ·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分析第58-62页
     ·海蜇伞部胶原蛋白基本成分的测定第58-59页
     ·海蜇伞部胶原的氨基酸组成及总糖含量第59页
     ·海蜇伞部胶原蛋白的类型及组成第59-60页
     ·热稳定性的分析第60页
     ·海蜇伞部胶原的红外光谱第60-61页
     ·海蜇伞部胶原的溶解性特征第61-62页
 4 结论第62-64页
第三章 水解制备海蜇胶原蛋白抗氧化多肽第64-8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64-65页
   ·试验材料第64-65页
   ·试验仪器第65页
 2 试验方法第65-68页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65-66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5页
     ·样品测定第65-66页
   ·胶原蛋白的水解工艺流程第66页
   ·水解度的测定第66-67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66页
     ·样品的测定第66-67页
   ·羟自由基抑制率的测定第67页
   ·确定胶原多肽制备的最佳水解条件第67-68页
     ·最佳水解用酶的选择第67页
     ·单酶酶解最佳条件的确定第67页
     ·复合酶酶解最佳条件的确定第67-68页
   ·不同水解液中分子量的测定第68页
   ·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第6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8-82页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68-69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68-69页
     ·酶活力的测定第69页
   ·水解酶的选择第69-70页
   ·胰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条件的优化第70-74页
   ·碱性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条件的优化第74-78页
   ·复合酶水解胶原蛋白条件的选择第78-79页
   ·水解液分子量分布的分析第79-81页
   ·水解液中氨基酸组成第81-82页
 4 讨论第82-84页
 5 结论第84-85页
第四章 胶原蛋白水解液的体外抗氧化效果第85-96页
 1 材料与仪器第85-86页
   ·试验材料第85页
   ·试验仪器第85-86页
 2 试验方法第86-88页
   ·水解液中不同分子量组分的制备第86页
   ·还原力的测定第86页
   ·脂质氧化抑制的测定第86页
   ·DPPH·的清除作用第86-87页
   ·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第87页
   ·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第87页
   ·过氧化氢抑制率的测定第87页
   ·铜离子的螯合作用第87页
   ·氨基酸组成的分析第87页
   ·数据分析第87-8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88-95页
   ·还原力第88-89页
   ·脂质氧化抑制能力第89页
   ·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第89-90页
   ·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第90-91页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第91-93页
   ·过氧化氢清除活性第93页
   ·铜离子螯合活性第93-94页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94-95页
 4 结论第95-96页
第五章 不同分子量海蜇胶原蛋白多肽对 B16 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第96-107页
 1 材料与仪器第96-98页
   ·试验材料第96-97页
   ·试验仪器第97页
   ·试验试剂的配制第97-98页
 2 试验方法第98-99页
   ·MTT 法测细胞增殖活性第98页
   ·黑色素含量的测定第98页
   ·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第98页
   ·GSH 和GSSG 含量的测定第98-99页
   ·cAMP 含量的测定第99页
   ·统计学分析第99页
 3 结果第99-103页
   ·海蜇胶原肽对小鼠B16 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第99页
   ·海蜇胶原肽对小鼠B16 黑素瘤细胞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第99-100页
   ·海蜇胶原肽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第100页
   ·海蜇胶原肽对B16 黑素瘤细胞GSH 含量的影响第100-101页
   ·海蜇胶原肽对B16 黑素瘤细胞GSSG 含量的影响第101-102页
   ·海蜇胶原肽对B16 黑素瘤细胞GSH/GSSG 比值的影响第102-103页
   ·海蜇胶原多肽对B16 黑素瘤细胞cAMP 含量的影响第103页
 4 讨论第103-105页
 5 结论第105-107页
第六章 海蜇胶原蛋白及胶原肽对光老化小鼠的调节作用第107-131页
 1 材料与仪器第107-108页
   ·试验材料第107-108页
   ·试验仪器第108页
 2 试验方法第108-113页
   ·动物的分组和饲养第108页
   ·小鼠皮肤光老化模型的建立第108页
   ·小鼠血清和皮肤过氧化水平的测定第108-109页
   ·皮肤组织中水分含量变化的测定第109页
   ·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109页
   ·皮肤组织中糖胺聚糖(GAG)含量的测定第109-110页
   ·皮肤脂质含量的测定第110-111页
     ·皮肤中总脂含量的测定第110页
     ·皮肤中总神经酰胺的测定第110-111页
   ·小鼠脾和胸腺/体重比值的测定第111页
   ·组织标本的制备与分析第111-113页
     ·皮肤组织标本的制备第111页
     ·皮肤的表观特征比较第111-112页
     ·HE 染色第112页
     ·Van Gieson 染色第112页
     ·AB-PAS染色第112-113页
     ·Verhoff氏酒精苏木素染色第113页
     ·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第113页
   ·统计学分析第11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13-127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光老化小鼠生长和体重的影响第113-114页
   ·小鼠血清和皮肤组织匀浆液中各生化指标的测定第114-119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和血清中抗氧化酶的影响第114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和血清中GSH和MDA含量的影响第114-116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水分含量的影响第116-117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117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中糖胺多糖的影响第117-118页
     ·海蜇胶原蛋白和胶原肽对小鼠皮肤脂质及神经酰胺的影响第118-119页
   ·小鼠脾和胸腺/体重比值第119页
   ·小鼠皮肤组织形态的影响第119-127页
     ·皮肤的表观特征比较第119-121页
     ·皮肤组织一般形态学变化第121页
     ·皮肤组织胶原形态学变化第121-123页
     ·皮肤粘多糖含量的变化第123页
     ·皮肤组织弹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123页
     ·皮肤组织中I、III 型胶原变化第123-127页
 4 讨论第127-130页
   ·海蜇胶原蛋白与胶原肽对光老化小鼠血清和皮肤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第127页
   ·海蜇胶原蛋白与胶原肽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的影响第127-129页
   ·海蜇胶原蛋白与多肽对光老化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第129-130页
 5 结论第130-131页
总结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0页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50页
下一步计划第150-151页
个人简历第151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151-153页
致谢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极放线菌药用资源的调查及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下一篇:从卫星TerraSAR-X图像反演海面风场和海表流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