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民居生态要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8-9页 |
·我国乡村民居现状 | 第9-10页 |
·民居概述 | 第10-12页 |
·民居的特征 | 第10-12页 |
·民居的分类 | 第12页 |
·国内外民居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2 生态建筑理论与人居环境 | 第19-26页 |
·生态学概念和原则 | 第19-21页 |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生态学对建筑的影响 | 第21页 |
·生态建筑理论 | 第21-24页 |
·生态建筑概念 | 第21-22页 |
·生态建筑特征 | 第22-23页 |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人居环境体系 | 第24-26页 |
·人居环境的释义 | 第24页 |
·人居环境的构成 | 第24-25页 |
·人居环境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3 京郊民居生态要素解析 | 第26-38页 |
·民居自然因素 | 第26-28页 |
·地形条件 | 第26-27页 |
·气候条件 | 第27-28页 |
·建筑材料 | 第28页 |
·民居文化因素 | 第28-33页 |
·风水学说 | 第29-32页 |
·民俗风俗 | 第32页 |
·宗教思想 | 第32-33页 |
·民居经济因素 | 第33-34页 |
·经济类型 | 第33-34页 |
·经济水平 | 第34页 |
·民居社会因素 | 第34-35页 |
·历史沿革 | 第34-35页 |
·社会等级 | 第35页 |
·民居建造技术 | 第35-38页 |
·建造技术 | 第36页 |
·优化方法 | 第36-38页 |
4 门头沟区军庄镇民居生态要素研究实例 | 第38-52页 |
·区域位置 | 第38页 |
·自然环境 | 第38-39页 |
·地形地貌 | 第38-39页 |
·气候条件 | 第39页 |
·水文条件 | 第39页 |
·文化因素 | 第39-44页 |
·场地选址 | 第39-41页 |
·建筑布局 | 第41-43页 |
·民俗文化 | 第43页 |
·建筑装饰 | 第43-44页 |
·经济因素 | 第44-45页 |
·军庄镇经济条件 | 第44页 |
·所在市、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 第44-45页 |
·社会因素 | 第45-48页 |
·历史沿革 | 第45-46页 |
·历史遗存 | 第46页 |
·人口现状 | 第46-47页 |
·社会等级和家庭结构在民居中的体现 | 第47-48页 |
·建造技术 | 第48-50页 |
·围护结构 | 第48-50页 |
·室内装饰 | 第50页 |
·庭院绿化 | 第50-52页 |
5 军庄镇民居生态适宜性评价 | 第52-58页 |
·评价原则 | 第52页 |
·评价指标筛选 | 第52-53页 |
·评价标准 | 第53页 |
·评价过程 | 第53-57页 |
·民居生态性质量评价 | 第53-54页 |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第54-57页 |
·民居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 第57页 |
·评价结果 | 第57-58页 |
6 门头沟军庄镇民居保护与开发 | 第58-65页 |
·民居面临的挑战 | 第58页 |
·军庄民居定位 | 第58-59页 |
·保护与开发的原则 | 第59页 |
·保护和开发设计 | 第59-65页 |
·民居空间生态规划 | 第59-60页 |
·民居保护、改造及新建 | 第60-65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70页 |
导师简介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