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务器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校园网的安全状况 | 第13-14页 |
·WEB 入侵检测系统的意义 | 第14-15页 |
·入侵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演化 | 第15-16页 |
·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 | 第16-17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组织 | 第18-19页 |
第二章 WEB 服务器安全及协议分析 | 第19-32页 |
·WEB 服务器综述 | 第19-21页 |
·WEB 应用程序的体系结构 | 第19页 |
·WEB 服务平台的安全性 | 第19-20页 |
·WEB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 第20-21页 |
·TCP/IP 协议概述 | 第21页 |
·TCP/IP 协议族 | 第21-23页 |
·TCP/IP 的分层结构 | 第21-22页 |
·TCP/IP 协议族 | 第22-23页 |
·网络、运输和链路层协议分析 | 第23-27页 |
·IP 协议 | 第23-24页 |
·TCP 协议 | 第24-25页 |
·UDP 协议 | 第25-26页 |
·ARP 协议 | 第26-27页 |
·ICMP 协议 | 第27页 |
·应用层协议分析 | 第27-31页 |
·HTTP 协议 | 第27-29页 |
·FTP 协议 | 第29页 |
·SMTP 协议 | 第29-30页 |
·DNS 协议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事件数据仓库和异常检测模型设计 | 第32-43页 |
·数据仓库原理 | 第32页 |
·入侵检测系统数据仓库的特点 | 第32-33页 |
·数据仓库系统功能结构 | 第33-34页 |
·数据仓库模块实现 | 第34-36页 |
·数据仓库模型设计 | 第36-37页 |
·访问的IP 数据仓库模型 | 第36页 |
·访问资源数据仓库模型 | 第36-37页 |
·异常检测模型 | 第37-42页 |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 第37页 |
·数据挖掘的K-means 算法 | 第37-40页 |
·异常检测模型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入侵检测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3-65页 |
·校园网WEB 入侵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43页 |
·系统性能需求 | 第43-44页 |
·系统设计范围 | 第44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44-48页 |
·事件产生器 | 第46页 |
·事件分析器 | 第46页 |
·数据挖掘的异常检测模型 | 第46页 |
·响应单元 | 第46-47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48页 |
·事件产生器设计 | 第48-58页 |
·事件产生器概述 | 第48页 |
·事件产生器的设计 | 第48-58页 |
·事件分析器设计 | 第58-62页 |
·GIDOS 解码器的设计 | 第58-59页 |
·模式匹配模块的设计 | 第59-61页 |
·异常检测模块 | 第61-62页 |
·GIDOS 编码设计 | 第62页 |
·事件响应单元的设计 | 第62页 |
·控制中心设计 | 第62-64页 |
·系统策略制定设计 | 第63页 |
·入侵分析 | 第63-64页 |
·报警显示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 | 第65-76页 |
·事件产生器设计实现 | 第65-71页 |
·网络包截取 | 第65-69页 |
·系统日志获取 | 第69-71页 |
·事件分析器的实现 | 第71-75页 |
·规则数据库的建立 | 第71-72页 |
·模式匹配 | 第72-73页 |
·异常检测规则的实现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验证 | 第76-82页 |
·系统测试准备 | 第76-77页 |
·实验目的 | 第76页 |
·实验方案 | 第76页 |
·实验环境 | 第76-77页 |
·模拟实验 | 第77-81页 |
·扫描攻击实验 | 第77-79页 |
·网络数据包模拟实验 | 第79-81页 |
·实验分析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