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发光材料 | 第12-14页 |
| ·发光材料的种类 | 第12-13页 |
| ·铝酸盐荧光粉的应用 | 第13-14页 |
| ·铝酸盐荧光粉的应用缺陷 | 第14-15页 |
| ·耐水性差 | 第14页 |
| ·耐高温性 | 第14-15页 |
| ·荧光粉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6页 |
| ·化学沉淀法 | 第16-17页 |
| ·高温固相法 | 第17页 |
| ·发光水性浆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水性浆料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第17-19页 |
| ·国内外研究热点 | 第19-20页 |
| ·水性发光浆料的研究方向 | 第20-21页 |
|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 第2章 铝酸盐稀土荧光粉的合成 | 第23-32页 |
| ·实验试剂、仪器设备和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试验仪器和辅助设备 | 第23-24页 |
| ·测试分析仪器 | 第24-25页 |
| ·荧光粉的合成 | 第25-29页 |
| ·实验 | 第25-26页 |
| ·样品表征 | 第26-29页 |
| ·样品水性试验 | 第29-31页 |
| ·铝酸盐的水解 | 第29-30页 |
| ·铝酸盐荧光粉的水解实验曲线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铝酸盐荧光粉的表面改性 | 第32-43页 |
| ·表面改性剂的选择 | 第32页 |
| ·荧光粉的表面包覆 | 第32-40页 |
| ·荧光粉的表面包覆实验 | 第32-34页 |
| ·主要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 ·水用量对胶凝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 ·PH 值对胶凝时间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温度对胶凝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包覆样品的表征 | 第37-38页 |
| ·SiO_2 包覆前后荧光粉XRD 分析 | 第37-38页 |
| ·SiO_2 包覆前后荧光粉光谱特征与发光性能分析 | 第38页 |
| ·SiO_2 包覆荧光粉的机理探讨 | 第38-40页 |
| ·包覆样品的水性试验 | 第40-42页 |
| ·包覆样品的耐水性实验 | 第40页 |
| ·SiO_2 包覆荧光粉样品的耐水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 ·SiO_2 和TiO_2 包覆荧光粉的耐水性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铝酸盐稀土水性荧光浆料的制备 | 第43-56页 |
| ·原料与药品 | 第43-44页 |
| ·实验器皿、仪器与设备 | 第44页 |
| ·浆料的配制 | 第44-45页 |
| ·基片要求与加工 | 第45页 |
| ·浆料的参数与性能 | 第45-48页 |
| ·粘度 | 第45-47页 |
| ·干燥时间 | 第47页 |
| ·固含量 | 第47-48页 |
| ·浆料的稳定性 | 第48页 |
| ·荧光膜质量的检测 | 第48-51页 |
| ·硬度 | 第48-49页 |
| ·附着力 | 第49-50页 |
| ·厚度的测定 | 第50页 |
| ·耐水性试验 | 第50页 |
| ·抗碱性能 | 第50-51页 |
| ·盐雾试验 | 第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增稠剂用量对浆料粘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消泡剂用量对浆料表面涂覆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 ·发光浆料的稳定性 | 第52-53页 |
| ·不同基材对漆膜附着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优化工艺条件和综合性能 | 第54-56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工作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