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学研究和植物学实验论文--植物学实验(实验植物学)与植物学技术论文--植物园论文

公众对植物园的形象认知和游览动机调查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植物园与公众教育第11-15页
   ·植物园历史和现状第11-12页
   ·植物园公众服务的研究第12-13页
   ·植物园对公众的影响第13-15页
2 形象认知和游览动机的研究第15-24页
   ·形象认知研究现状第15-19页
     ·形象概念的可操作化第15-17页
     ·形象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第17-18页
     ·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研究第18-19页
   ·动机研究现状第19-24页
     ·旅游动机第19-20页
     ·动机理论模型第20-21页
     ·动机研究进展第21-22页
     ·相互关系第22-24页
3 研究地点和方法第24-27页
   ·研究地点和内容第24-25页
   ·问卷设计第25页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第25-27页
4 版纳植物园和杭州植物园形象认知调查第27-34页
   ·结果第27-32页
     ·人口学基本特征和信息来源第27-28页
     ·植物园功能形象定位第28-29页
     ·形象属性的认知第29-32页
   ·讨论和建议第32-34页
5 版纳植物园和野象谷形象认知调查第34-40页
   ·结果第34-38页
     ·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信息来源第34-35页
     ·森林公园和植物园的功能形象在游客中的定位比较第35-36页
     ·森林公园和植物园形象属性在游客中的定位比较第36-38页
   ·讨论和建议第38-40页
     ·塑造形象,明确定位第38-39页
     ·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第39页
     ·发展生态旅游评估和认证制度,促进景区建设管理第39-40页
6 游览动机调查第40-44页
   ·结果第40-42页
     ·版纳植物园游览动机调查第40-41页
     ·杭州植物园游览动机调查第41页
     ·野象谷游览动机第41-42页
   ·讨论和建议第42-44页
7 结论和未来研究的建议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论文完成情况第51-52页
附录1 版纳植物园调查问卷第52-54页
附录2 野象谷森林公园调查问卷第54-56页
附录3 杭州植物园调查问卷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双版纳三种雌雄异株榕树榕—蜂互惠共生系统稳定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环纹榕亚组榕树叶片和果实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榕—蜂互惠共生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