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N:P化学计量特征差异研究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总论:N:P化学计量学在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31页 |
|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定义 | 第13-15页 |
|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 第15-26页 |
| ·N:P计量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 第15-18页 |
| ·植物N:P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 | 第18-19页 |
| ·N:P化学计量学与限制元素 | 第19-22页 |
| ·植物N:P化学计量的区域格局 | 第22-24页 |
| ·不同功能群N:P化学计量学的差异 | 第24-26页 |
| ·高山植被的营养状况 | 第26-29页 |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分析 | 第31-35页 |
|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实验地点概况 | 第31页 |
| ·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 ·样品分析 | 第32-34页 |
| ·土壤因子 | 第32-33页 |
| ·土壤N矿化 | 第33-34页 |
| ·植物N、P含量 | 第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54页 |
| ·植物和土壤特征的动态变化 | 第35-41页 |
| ·生长季土壤因子的变化 | 第35-36页 |
| ·植物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 | 第36-39页 |
| ·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第39-41页 |
| ·自然N营养梯度上的禾草比例 | 第41-44页 |
| ·功能群N:P化学计量学特征差异 | 第44-46页 |
| ·土壤与植物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46-53页 |
| ·土壤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 第46-49页 |
| ·土壤因子与地上植被特征的相关关系 | 第49-52页 |
| ·豆科比例对植被N状态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氮添加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54-71页 |
| ·土壤和植被特征的动态变化 | 第54-60页 |
| ·生长季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 | 第54-56页 |
| ·生长季N:P计量学特征的动态变化 | 第56-58页 |
| ·生长季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第58-60页 |
| ·植被限制类型与N:P计量学 | 第60-64页 |
| ·亚高寒草甸植物生长的营养限制因素 | 第60-61页 |
| ·植被N:P计量学 | 第61-63页 |
| ·不同功能群的N:P计量学特征 | 第63-64页 |
| ·不同功能群与植被的N状况 | 第64-71页 |
| ·自然肥力梯度上禾草比例的分布模式 | 第64-67页 |
| ·非豆科植物对矿化的响应 | 第67-68页 |
| ·豆科植物对地上N状态的改善 | 第68-71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 ·植物N:P化学计量学特征随生长季变化 | 第71页 |
| ·沿着生产力和土壤N梯度禾草的优势减弱 | 第71-72页 |
| ·矿化作用维持群落中的非豆科N库和生产力 | 第72页 |
| ·豆科植物的存在改善非豆科植物的N状况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 附录Ⅰ 实验点主要植物名录 | 第83-86页 |
| 附录Ⅱ 2008年所选样方数据 | 第86-90页 |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