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研究 | 第11-12页 |
| ·水稻的生育期 | 第11-12页 |
| ·水稻抽穗期的遗传 | 第12页 |
| ·水稻抽穗期分子机理的研究 | 第12-21页 |
| ·光周期调控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12-17页 |
| ·Hd1 与Ehd1 | 第13-14页 |
| ·Hd3a/RFT1 | 第14页 |
| ·基因间的联系 | 第14-17页 |
| ·水稻抽穗期自主途径分子机理的研究 | 第17页 |
| ·水稻与拟南芥抽穗期基因间的保守性 | 第17-20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水稻抽穗期调控的应用 | 第20-21页 |
| ·图位克隆 | 第21-22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 ·材料 | 第24-25页 |
| ·定位亲本的选择 | 第24页 |
| ·定位群体的构建 | 第24页 |
| ·群体的种植 | 第24页 |
| ·抽穗期的调查 | 第24页 |
| ·采样 | 第24页 |
| ·引物来源 | 第24-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29页 |
|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 ·PCR 反应 | 第2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6-27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7-28页 |
| ·基因定位 | 第28-29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 ·抽穗期的调查 | 第29-30页 |
| ·前期定位结果的验证 | 第30-31页 |
| ·原有sgp(t)/9311 极端表型群体的基因定位 | 第31-32页 |
| ·sgp(t)/02428 杂交F2 新群体的基因定位 | 第32-37页 |
| ·sgp(t)/9311 杂交F2 新群体的基因定位 | 第37-40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0-42页 |
| ·突变体材料的独特性 | 第40-41页 |
| ·难得的突变体材料 | 第40页 |
| ·重要的理论意义 | 第40页 |
|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第40-41页 |
| ·基因定位的分析 | 第41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