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与研究区概况 | 第17-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8-21页 |
2 遥感影像处理和分类 | 第21-33页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工作平台 | 第21-22页 |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22-27页 |
·数据格式转换 | 第22-24页 |
·遥感数据最佳波段组合分析 | 第24-26页 |
·几何校正 | 第26-27页 |
·边界裁剪 | 第27页 |
·影像增强处理 | 第27页 |
·遥感影像分类 | 第27-33页 |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 第27-28页 |
·图像分类方法的选择 | 第28-29页 |
·监督分类 | 第29-31页 |
·分类后处理 | 第31-33页 |
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特征分析 | 第33-34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度分析 | 第33-34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转换分析 | 第34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第34-36页 |
4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 第36-49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40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6-37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页 |
·具体评价指标的说明 | 第37-40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阈值的确定 | 第40-43页 |
·阈值的设置标准 | 第40页 |
·评价指标阈值的设定 | 第40-43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第43-49页 |
·评价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原理 | 第43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3-48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值的计算方法 | 第48-49页 |
5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实例研究 | 第49-60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 | 第49-50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50-54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值 | 第54-55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第55-56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判标准的确定 | 第56-57页 |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页 |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 | 第57-60页 |
6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对策探讨 | 第60-63页 |
·实施土地生态保护规划,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 第60页 |
·切实保护耕地,有效控制建设用地和农业内部调整对耕地的占用 | 第60-61页 |
·适度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地矛盾压力 | 第61页 |
·大力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歌乐山和中梁山等的森林保护 | 第61页 |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和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土地生态环境 | 第61-62页 |
·开展土地生态保护宣传,增强公众土地生态保护意识 | 第62页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土地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 第62-63页 |
7 结语 | 第63-65页 |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