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热坯表面缺陷激光扫描成像三维量化检测方法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学术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对连铸坯缺陷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连铸坯常见缺陷类型 | 第13-15页 |
·表面无损检测方法分析 | 第15-18页 |
·常用连铸坯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 第15-17页 |
·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分析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3页 |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3页 |
2 CCD 图像清晰度控制算法设计 | 第23-37页 |
·清晰图像获取方法 | 第23-29页 |
·最佳CCD 光积分时间控制 | 第23-26页 |
·最佳CCD 激光线条提取方法设计 | 第26-29页 |
·高温铸坯激光扫描成像方法设计 | 第29-36页 |
·连铸坯表面覆盖物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2页 |
·高温铸坯表面与激光最大光强波段测试与分析 | 第32-36页 |
·最佳CCD 光谱成像光路与滤光片选定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激光扫描成像与缺陷三维形貌测量方法设计 | 第37-61页 |
·激光三角测距原理 | 第37-38页 |
·系统关键器件 | 第38-42页 |
·面阵CCD 图像传感器选型依据和参数计算 | 第38-41页 |
·绿色线性激光发射器选择依据 | 第41-42页 |
·被测试件 | 第42-44页 |
·激光扫描系统设计 | 第44-45页 |
·激光扫描成像方法设计 | 第45-49页 |
·三维信息灰度图像生成算法设计 | 第45-47页 |
·激光线条阈值扫描提取方法设计 | 第47-48页 |
·信号采集与数据融合处理方法 | 第48-49页 |
·表面缺陷扫描实例分析 | 第49-59页 |
·缺陷扫描图像与三维形貌重构实例 | 第49-52页 |
·氧化铁皮与水膜扫描成像特征分析 | 第52-53页 |
·缺陷三维量化检测算法设计 | 第53-56页 |
·缺陷深度信息与测量误差分析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4 激光扫描灰度图像处理及分析 | 第61-87页 |
·图像预处理技术研究 | 第61-70页 |
·图像灰度值变换 | 第61-63页 |
·直方图操作 | 第63-64页 |
·激光扫描灰度图像平滑处理 | 第64-67页 |
·开运算在激光扫描图像中的应用 | 第67-70页 |
·图像分割方法分析 | 第70-74页 |
·阈值法 | 第71-74页 |
·边缘提取算法分析及选择依据 | 第74-79页 |
·微分算子 | 第75-77页 |
·LoG 算子 | 第77-78页 |
·双阈值算子 | 第78-79页 |
·缺陷二维面积计算方法设计 | 第79-80页 |
·激光扫描图像ROI 区分割与边缘提取 | 第80-82页 |
·铸坯表面常见缺陷特征提取 | 第82-83页 |
·铸坯缺陷识别对比分析 | 第83-86页 |
·常规成像方法缺陷识别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激光扫描成像方法缺陷识别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软件与模块设计 | 第87-99页 |
·软件开发环境选择依据 | 第87页 |
·软件设计方法 | 第87-91页 |
·底层数据处理方法 | 第87-88页 |
·VC++与Matlab 接口实现 | 第88页 |
·图像采集模块与处理方法设计 | 第88-90页 |
·图像分析模块 | 第90-91页 |
·主界面功能设计 | 第91页 |
·高温连铸坯现场应用研究 | 第91-96页 |
·高温状态下激光线条成像特性 | 第91-92页 |
·最佳现场实施方案设计 | 第92-94页 |
·CCD 高温保护装置的设计 | 第94页 |
·现场实验验证 | 第94-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9页 |
6 结论 | 第99-101页 |
·全文总结 | 第99页 |
·创新点 | 第99-100页 |
·今后工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附录 | 第111-11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11页 |
B. 专利及科研成果 | 第111页 |
C. 参加科研项目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