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 | 第1-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 引言 | 第13-16页 |
| 第一部分 UV 致SKH-1 无毛小鼠皮肤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改变 | 第16-2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 ·动物 | 第16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16-17页 |
| ·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 | 第18-25页 |
| ·MED 值的判定 | 第18页 |
| ·照光计划及剂量 | 第18页 |
| ·肿瘤观测 | 第18-25页 |
| ·讨论 | 第25-27页 |
| 第二部分 ALA-PDT 相关参数的确立 | 第27-3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 ·动物 | 第27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 ·方法 | 第27-28页 |
| ·结果 | 第28-29页 |
| ·不同时点PpIX 荧光强度 | 第28页 |
| ·不同浓度ALA 和不同剂量红光照射后皮肤反应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1页 |
| 第三部分 ALA-PDT 延缓UV 致SKH-1 无毛小鼠皮肤癌的形成 | 第31-4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1-32页 |
| ·动物 | 第31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 | 第32-41页 |
| ·体重变化 | 第32-34页 |
| ·皮褶厚度变化 | 第34-35页 |
| ·肿瘤发生情况 | 第35-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第四部分 ALA-PDT 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延缓小鼠皮肤癌的发生 | 第43-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6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 ·方法 | 第44-46页 |
| ·结果 | 第46-50页 |
| ·caspase9\3 及其活化片段的表达 | 第46页 |
| ·细胞色素C 的释放 | 第46-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9页 |
| 综述 | 第59-7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与待发表文章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