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背景下的村规民约--基于黔东南报京大寨的村规民约的解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导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9-12页 |
第二节 村规民约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村规民约的一般理论 | 第17-23页 |
第一节 村规民约的概念、渊源 | 第17-21页 |
一、村规民约释义 | 第17-18页 |
二、村规民约的渊源 | 第18-19页 |
三、传统村规民约与现代村规民约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村规民约的属性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规范与秩序:村规民约在报京大寨 | 第23-37页 |
第一节 报京大寨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实例分析:三份村规民约 | 第25-33页 |
一、1998年版本 | 第25-28页 |
二、2005、2008年版本 | 第28-33页 |
第三节 三份村规民约功能分析 | 第33-37页 |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33-34页 |
二、受教育程度普遍的提高 | 第34页 |
三、传统村落文化的深远影响 | 第34-36页 |
四、村规民约自身发展规律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村规民约规范下的民主与自治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村规民约与基层民主 | 第37-41页 |
一、权威与民主:乡村权威结构的演变 | 第37-38页 |
二、.村规民约与基层民主建设 | 第38-41页 |
第二节 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 | 第41-44页 |
一、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的关系 | 第41-42页 |
二、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章程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层民主建设对村规民约发展的要求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村规民约建设中的问题 | 第44-49页 |
一、保障制度缺乏 | 第44-46页 |
二、建制主体、程序不规范 | 第46-47页 |
三、村规民约过于"格式化" | 第47-49页 |
第二节 新形势下村规民约的发展要求 | 第49-53页 |
一、村规民约自发性、乡土性的回归 | 第49-50页 |
二、村民自治制度的保障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一、基层民主建设、村民自治的基本形式 | 第53页 |
二、切合乡土社会的实际 | 第53-54页 |
三、传统文化的象征和传继 | 第54页 |
四、法治理念的培养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4页 |
报京大寨2005年、2008年村规民约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