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关于司法程序的法治价值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体系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司法程序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司法程序的含义 | 第12-13页 |
一、程序的法律含义 | 第12页 |
二、司法程序的含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司法程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件 | 第13-16页 |
一、司法程序的基本特征 | 第13-14页 |
二、司法程序的基本要件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的基本原则 | 第16-19页 |
一、司法程序的公正原则 | 第17页 |
二、司法程序的安定性原则 | 第17页 |
三、司法程序的公开性原则 | 第17-18页 |
四、司法程序的效率性原则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对法治的意义 | 第19-25页 |
第一节 法治的定义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对法治的意义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影响法治实现的问题及根源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影响法治实现的问题 | 第25-34页 |
一、缺乏真正的法治,特别是程序法治的文化内内涵 | 第25-27页 |
二、缺乏法治的制度传统和经验积累 | 第27-28页 |
三、驱动力量软弱,实体和程序相脱节 | 第28-32页 |
四、公平正义的基础不完善、机制易受损害 | 第32-33页 |
五、司法程序预置欠发达,司法程序保障能力落后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影响法治实现的根源 | 第34-41页 |
一、现代的法治文化基础薄弱,观念落后 | 第34页 |
二、历史的局限 | 第34-36页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发达 | 第36页 |
四、司法程序理论发展不充分、司法程序制度设计不合理,保障法律公正实现的特定主体感召力不足、威权力量偏弱 | 第36-38页 |
五、司法程序性法律体系构建存在缺陷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建议 | 第41-48页 |
一、树立真正的民主法治观念和意识 | 第41-43页 |
二、强化和树立浓厚的司法程序意识 | 第43-44页 |
三、促进司法改革,建立保障司法公正的终端解决机制 | 第44-45页 |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 | 第45-46页 |
五、完善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实现监督程序化、制度化 | 第46-47页 |
六、深化实体法与程序法的适应性建设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