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基本设计步骤 | 第15-16页 |
·设计中的磁路计算与磁场计算 | 第16-17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相关设计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主要尺寸公式 | 第17-19页 |
·直轴交轴电抗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转子磁路结构 | 第21页 |
·温升计算 | 第21-22页 |
·典型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工程样机 | 第22-26页 |
·Prius车的电机驱动系统 | 第22-23页 |
·Civic车的电机驱动系统 | 第23-24页 |
·轮式驱动系统中的电机 | 第24-2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特点及设计方法研究 | 第27-42页 |
·引言 | 第27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特点分析 | 第27-30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主要性能的设计 | 第30-35页 |
·工作性能的计算方法 | 第30-32页 |
·弱磁扩速比的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过载倍数的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区域性能设计 | 第35-37页 |
·基于电动汽车循环工况的性能计算 | 第37-41页 |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方法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相关设计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 第42-62页 |
·引言 | 第42页 |
·主要尺寸公式的研究 | 第42-51页 |
·电机定子内径和定子外径解析关系的推导 | 第42-48页 |
·公式的算例 | 第48-50页 |
·公式的验证 | 第50-51页 |
·直轴交轴电枢反应电抗解析计算的研究 | 第51-56页 |
·直轴电枢反应电抗的解析计算 | 第51-53页 |
·交轴电枢反应电抗的解析计算 | 第53-56页 |
·基于直轴交轴电枢反应折算系数的转子结构对比方法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暂态温升的解析计算法 | 第62-81页 |
·引言 | 第62页 |
·基于集总热容等效热路的暂态温升计算法 | 第62-71页 |
·稳态温升的计算 | 第62-65页 |
·集总热容等效热路计算暂态温升 | 第65-6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集总热容等效热路计算法的改进 | 第69-71页 |
·基于一维复合介质热传导的解析计算法 | 第71-80页 |
·导热偏微分方程近似解析解的推导 | 第71-7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81-96页 |
·引言 | 第81页 |
·双电机加AMT混合动力轿车的驱动电机 | 第81-83页 |
·轿车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81-83页 |
·样机的实验 | 第83页 |
·单轴转矩并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驱动电机 | 第83-88页 |
·客车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83-84页 |
·设计方案对比研究 | 第84-88页 |
·双电机加行星齿轮重型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电机 | 第88-92页 |
·重型车辆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88-90页 |
·设计实例 | 第90-92页 |
·外转子轮式驱动用电机 | 第92-95页 |
·轮式电机的设计特点 | 第92页 |
·外转子电机设计的特殊性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8页 |
附录 | 第108-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