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课题相关背景介绍 | 第11-13页 |
·LTE项目展开背景 | 第11页 |
·均衡技术特点 | 第11-12页 |
·国内外LTE均衡技术发展的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来源及硕士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TDD LTE上行链路结构 | 第14-34页 |
·TDD LTE上行多址接入技术和帧结构 | 第14-19页 |
·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概述 | 第14页 |
·DFT扩展OFDM(DFT-S-OFDM)技术方案 | 第14-15页 |
·TDD LTE上行SC-FDMA帧结构 | 第15-16页 |
·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 | 第16-17页 |
·CP的长度 | 第17-18页 |
·LTE DFT-S-OFDM关键参数 | 第18页 |
·SIMO接收分集 | 第18-19页 |
·TDD LTE上行链路系统结构 | 第19-29页 |
·UE发射过程 | 第19-24页 |
·信道 | 第24-27页 |
·基站接收流程 | 第27-29页 |
·Turbo编、译码模块 | 第29-33页 |
·Turbo码简介 | 第29-30页 |
·LTE中的Turbo编码 | 第30-32页 |
·Turbo译码 | 第32-33页 |
·仿真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线性均衡在LTE上行链路的应用 | 第34-40页 |
·线性均衡算法 | 第34-37页 |
·ZF算法 | 第34页 |
·MMSE算法 | 第34-37页 |
·测试过程及结果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判决反馈均衡器在LTE上行链路的应用 | 第40-50页 |
·判决反馈均衡器原理 | 第40-41页 |
·前后向传递函数的确定 | 第41-43页 |
·MMSE-RISIC均衡算法 | 第41-42页 |
·计算SIMO1×2下的前向和后向传递函数 | 第42-43页 |
·频域直接反馈均衡器 | 第43-45页 |
·均衡器结构 | 第43页 |
·测试结果 | 第43-45页 |
·物理信道反馈均衡器 | 第45-46页 |
·物理信道反馈均衡器的结构 | 第45页 |
·物理信道反馈均衡器的性能 | 第45-46页 |
·最终有误数据反馈均衡器 | 第46-48页 |
·最终有误数据反馈均衡器的结构 | 第46-47页 |
·测试结果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用MSC8156 DSP实现均衡 | 第50-65页 |
·freescale MSC8156 DSP介绍 | 第50-53页 |
·freescale SC3850内核介绍 | 第50-51页 |
·Maple硬件加速器 | 第51-52页 |
·核间以及核和Maple之间的通讯机制 | 第52-53页 |
·TDD-LTE上行Multi-TTI调度 | 第53页 |
·DSP实现上行接收机的设计方案 | 第53-56页 |
·均衡器对LTE基站接收机设计的影响 | 第56-60页 |
·采用MMSE线性均衡下的基站接收机时序 | 第56-57页 |
·采用MMSE-FDF均衡的基站接收机时序 | 第57-58页 |
·采用MMSE-PDF均衡对上行时序设计的影响 | 第58-59页 |
·MMSE-TEDF对上行时序设计的影响 | 第59-60页 |
·采用MMSE-FDE的上行系统 | 第60-64页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60页 |
·BBU硬件框图 | 第60-61页 |
·UE端信号发生器设置 | 第61-62页 |
·MMSE-FDE的均衡性能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A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