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集控站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 第8-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唐山电网现有集控站系统的研究 | 第13-23页 |
·唐山电网集控站系统概况 | 第13页 |
·唐山集控站系统硬件配置分析 | 第13-18页 |
·唐山集控站系统硬件的构成 | 第13-14页 |
·系统硬件平台 | 第13-14页 |
·数据采集装置 | 第14页 |
·网络及外接设备 | 第14页 |
·各种硬件设备配置的分析 | 第14-18页 |
·硬件平台的分析 | 第14-15页 |
·数据采集装置的分析 | 第15-17页 |
·网络及外接设备的分析 | 第17-18页 |
·唐山集控站软件系统配置分析 | 第18-22页 |
·系统软件的配置 | 第18-19页 |
·操作系统 | 第18-19页 |
·诊断调试 | 第19页 |
·应用开发 | 第19页 |
·支撑软件的配置 | 第19-21页 |
·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20页 |
·故障切换和启动 | 第20页 |
·计算机通信及管理 | 第20-21页 |
·图形管理系统 | 第21页 |
·公共服务 | 第21页 |
·应用软件的配置 | 第21-22页 |
·SCADA 功能软件 | 第21-22页 |
·集控功能软件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唐山地区集控站系统的设计构想 | 第23-29页 |
·系统主要技术功能设计 | 第23-25页 |
·硬件部分主要的技术要求 | 第23-24页 |
·服务器 | 第23页 |
·前置采集 | 第23-24页 |
·工作站 | 第24页 |
·其他附属设施 | 第24页 |
·软件部分主要的技术要求 | 第24-25页 |
·系统软件 | 第24页 |
·支撑软件 | 第24-25页 |
·应用软件 | 第25页 |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第25-28页 |
·系统各项主要功能 | 第25页 |
·SCADA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要求 | 第25-28页 |
·系统运行指标项目 | 第25-26页 |
·可靠性指标 | 第26页 |
·系统安全性指标 | 第26页 |
·实时监控(SCADA)的功能要求 | 第26-28页 |
·系统可靠性、维护性、工艺性要求 | 第28页 |
·系统可靠性 | 第28页 |
·系统的可维护性 | 第28页 |
·系统的工艺性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唐山地区集控站系统的设计方案的实施 | 第29-50页 |
·硬件系统的方案配置 | 第30-34页 |
·按照 C/S 的模式对服务器及工作站进行如下配置 | 第30-32页 |
·服务器 | 第30-31页 |
·工作站 | 第31-32页 |
·前置采集 | 第32-33页 |
·附属设备 | 第33-34页 |
·软件系统的方案配置 | 第34-49页 |
·系统软件的方案实施 | 第34-37页 |
·操作系统 | 第35-36页 |
·诊断调试 | 第36页 |
·应用开发 | 第36-37页 |
·支撑系统的方案实施 | 第37-43页 |
·数据库管理 | 第38-40页 |
·系统管理 | 第40-41页 |
·图形及报表管理软件 | 第41-42页 |
·通信管理 | 第42-43页 |
·应用系统的方案实施 | 第43-49页 |
·数据采集 | 第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控制和调节 | 第45-46页 |
·图形化的监视与显示 | 第46-48页 |
·报表系统及管理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展望 | 第50-52页 |
·硬件平台的建设 | 第50-51页 |
·软件架构及平台的建设 | 第51页 |
·系统的总体特点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