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第1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 | 第16-32页 |
·现实基础 | 第16-21页 |
·国际条件 | 第16-17页 |
·国内因素 | 第17-20页 |
·主观条件 | 第20-21页 |
·理论渊源 | 第21-28页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 | 第22-23页 |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扬弃 | 第23-26页 |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文化的影响 | 第26-28页 |
·发展历程 | 第28-32页 |
·萌芽时期 | 第28-29页 |
·形成时期 | 第29-30页 |
·发展时期 | 第30-32页 |
第2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第32-49页 |
·价值主体 | 第32-36页 |
·毛泽东对人民群众价值主体的历史定位 | 第32-34页 |
·毛泽东对人民价值主体的构建 | 第34-36页 |
·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 第36-39页 |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第36-38页 |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价值目标 | 第39-45页 |
·独立 | 第39-41页 |
·统一 | 第41页 |
·民主 | 第41-42页 |
·富强 | 第42-43页 |
·平等 | 第43-44页 |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44-45页 |
·实现途径 | 第45-49页 |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通过群众实践 | 第46页 |
·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 | 第46-47页 |
·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 第47页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第47-49页 |
第3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地位 | 第49-56页 |
·理论意义 | 第49-52页 |
·是毛泽东思想宝库的重要内容 | 第49页 |
·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 第49-50页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先导 | 第50-52页 |
·现实意义 | 第52-56页 |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 第52-53页 |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 第53-54页 |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 第54-56页 |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