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临床观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传统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第10-15页 |
·病因病机 | 第10-11页 |
·痰湿和血瘀 | 第10页 |
·气阴两虚 | 第10-11页 |
·枢机不利 | 第11页 |
·腑气不通 | 第11页 |
·肺血亏虚 | 第11页 |
·肺阳虚弱 | 第11页 |
·正虚为本 | 第11页 |
·临床治疗 | 第11-15页 |
·治法治则 | 第11-13页 |
·温化痰饮 | 第11-12页 |
·清热祛湿 | 第12页 |
·活血化瘀 | 第12页 |
·疏肝泻肝 | 第12页 |
·益气养阴 | 第12页 |
·宣肺通腑 | 第12页 |
·温补肺阳 | 第12-13页 |
·寒温并用 | 第13页 |
·甘凉润肺 | 第13页 |
·培土生金 | 第13页 |
·温脾补肾 | 第13页 |
·分期辨证论治 | 第13-14页 |
·急性发作期 | 第13页 |
·迁延期 | 第13-14页 |
·缓解期 | 第14页 |
·单方单药研究 | 第14页 |
·其它疗法 | 第14-15页 |
·穴位敷贴 | 第14页 |
·穴位注射 | 第14页 |
·穴位针刺 | 第14页 |
·穴位埋藏 | 第14-15页 |
·拔罐治疗 | 第15页 |
·刺血疗法 | 第15页 |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认识 | 第15-19页 |
·病因病机 | 第15-16页 |
·外因 | 第15-16页 |
·内因 | 第16页 |
·病理变化 | 第16页 |
·治疗 | 第16-19页 |
·药物治疗 | 第17-18页 |
·非药物治疗 | 第18-19页 |
·健康教育 | 第18页 |
·锻炼 | 第18页 |
·按摩 | 第18页 |
·家庭氧疗 | 第18页 |
·合理休息 | 第18-19页 |
·麻杏石甘汤主治肺系疾患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2页 |
2 试验研究 | 第22-31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诊断 | 第22页 |
·纳入标准 | 第22页 |
·排除标准 | 第22-23页 |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第23页 |
·治疗方法 | 第23-25页 |
·分组方法 | 第23页 |
·观测方法 | 第23-25页 |
·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页 |
·综合疗效判断标准 | 第25页 |
·中医证候总疗效判定标准 | 第25页 |
·一般资料 | 第25-27页 |
·病例来源 | 第25页 |
·两组背景资料的比较 | 第25-27页 |
·临床观测结果 | 第27-31页 |
·总疗效分析 | 第27-28页 |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第28-31页 |
3 讨论 | 第31-34页 |
·立法依据 | 第31页 |
·治法组方分析 | 第31-32页 |
·总结 | 第32页 |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