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主要的时态数据模型 | 第10-11页 |
·时态ER模型的研究概况 | 第11页 |
·时态数据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组织 | 第14-15页 |
第2章 时态数据库基本概念 | 第15-22页 |
·时态基本元素模型 | 第15-18页 |
·时间基本元素单位和表示形式 | 第15-16页 |
·时态元素关系 | 第16-18页 |
·时间模型 | 第18页 |
·三种基本时间 | 第18-19页 |
·用户自定义时间 | 第19页 |
·有效时间 | 第19页 |
·事务时间 | 第19页 |
·时态数据库分类 | 第19-21页 |
·快照数据库 | 第19-20页 |
·回滚数据库 | 第20页 |
·历史数据库 | 第20-21页 |
·时态数据库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方法 | 第22-29页 |
·模型驱动构架 | 第22-24页 |
·OMG的4个建模层次 | 第22-24页 |
·TDB概念模型设计方法 | 第24页 |
·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UTCM | 第24-27页 |
·UTCM简介 | 第24-25页 |
·UTCM的性质 | 第25-26页 |
·UTCM的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UML的扩展机制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时态数据库概念模型UTCM | 第29-46页 |
·类(Class) | 第29-30页 |
·时态属性(Temporal Attribute) | 第30-34页 |
·时态属性的定义 | 第30-31页 |
·时态属性的相关说明 | 第31-34页 |
·时态类(Temporal Class) | 第34-37页 |
·时态类的定义 | 第34-36页 |
·时态类的相关说明 | 第36-37页 |
·时态关联(Temporal Association) | 第37-43页 |
·时态关联的定义 | 第37-39页 |
·时态关联的相关说明 | 第39-41页 |
·时态类与泛化关系(Generalization) | 第41-43页 |
·企业工资政策管理系统的UTCM模型 | 第43-45页 |
·企业工资政策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43-44页 |
·企业工资政策管理系统的UTCM模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UTCM到关系数据模型的映射规则与转换 | 第46-59页 |
·模型转换概述 | 第46-47页 |
·类的映射规则 | 第47-48页 |
·普通类的映射规则 | 第47页 |
·时态类的映射规则 | 第47-48页 |
·属性的映射规则 | 第48-50页 |
·普通属性的映射规则 | 第48页 |
·时态属性的映射规则 | 第48-49页 |
·自定义类型属性的映射规则 | 第49-50页 |
·关联的映射规则 | 第50-54页 |
·普通关联的映射规则 | 第50-51页 |
·时态关联的映射规则 | 第51-52页 |
·泛化关系的映射规则 | 第52-53页 |
·聚集的映射规则 | 第53-54页 |
·UTCM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算法 | 第54-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时态数据库的数据更新与查询 | 第59-73页 |
·时态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 第59-66页 |
·插入运算 | 第59-62页 |
·删除运算 | 第62-63页 |
·修改运算 | 第63-66页 |
·时态数据库的数据查询 | 第66-69页 |
·企业工资政策管理系统的实现 | 第69-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3页 |
·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