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23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9-2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旅客列车车厢内气流流动和污染物扩散数值方法 | 第25-39页 |
·研究对象 | 第25-28页 |
·物理模型 | 第28-29页 |
·控制方程 | 第29-33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33-37页 |
·通用控制方程 | 第33-34页 |
·通用控制方程离散 | 第34-35页 |
·差分格式 | 第35-37页 |
·离散方程求解 | 第37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旅客列车车厢内三维湍流流场特征及实验研究 | 第39-77页 |
·硬座车厢内三维湍流流场特征研究 | 第39-58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流场分布(x=0.5m、9.3m) | 第39-41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速度分布(x=0.5m、9.3m, y=1.0m, z=1.2m) | 第41-44页 |
·不同送风模式下典型断面速度分布( x =7.5m、9.3m) | 第44-46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温度分布( x =0.5m、9.3m, y =1.0m, z =1.2m) | 第46-50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温度分布比较(x=7.5m、9.3m) | 第50-51页 |
·不同送风模式下典型断面温度分布比较(x=7.5m、9.3m) | 第51-53页 |
·不同送风速度下典型断面 CO_2 浓度分布( x =0.5m、9.3m, y =0.3m、1.0m) | 第53-56页 |
·不同送风方式下典型断面 CO_2 浓度分布( x =0.5m、9.3m, y =0.3m、1.0m) | 第56-58页 |
·硬卧车厢内三维湍流流场特征研究 | 第58-68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流场分布(x=2.5m、3.0m) | 第58-61页 |
·不同送风模式下典型断面速度分布(x=3.0m) | 第61-63页 |
·不同工况下典型断面温度分布(x=2.5m、3.0m) | 第63-66页 |
·不同送风模式下典型断面温度分布比较(x=2.5m、3.0m、7.5m) | 第66-68页 |
·旅客列车硬座车厢内流场和温度场实验研究 | 第68-75页 |
·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68-70页 |
·实验测试结果及讨论 | 第70-72页 |
·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比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旅客列车车厢内热舒适性研究 | 第77-98页 |
·旅客列车车厢内人体热舒适模型 | 第77-78页 |
·硬座车厢内人体热舒适性研究 | 第78-88页 |
·送风速度对硬座车厢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 第79-83页 |
·送风温度对硬座车厢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送风方式对硬座车厢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 第85-88页 |
·硬卧车厢内人体热舒适研究 | 第88-96页 |
·送风速度对硬卧车厢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 第88-92页 |
·送风方式对硬卧车厢内热舒适性的影响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旅客列车车厢内空气质量数值研究 | 第98-113页 |
·数学模型 | 第98-99页 |
·数值方法 | 第99页 |
·硬座车厢内空气质量数值研究 | 第99-106页 |
·送风速度对硬座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99-102页 |
·送风温度对硬座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送风方式对硬座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硬卧车厢内空气质量数值研究 | 第106-112页 |
·送风速度对硬卧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送风方式对硬卧车厢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 第108-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旅客列车车厢内温度和 CO_2 浓度控制研究 | 第113-129页 |
·旅客列车车厢内温度PID 控制SIMULINK 仿真 | 第113-116页 |
·旅客列车车厢内温度PID 控制、模糊控制对比仿真 | 第116-122页 |
·车厢内温度控制数学模型 | 第116-118页 |
·车厢内温度控制系统的建立 | 第118-119页 |
·车厢内温度控制系统Simulink 仿真框图 | 第119-12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20-122页 |
·旅客列车车厢内CO_2 浓度控制新风量仿真 | 第122-127页 |
·基于CO_2 浓度变化控制新风量 | 第123-124页 |
·数学模型 | 第124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124-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结论 | 第129-13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展望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39-14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