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本章要点 | 第14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复杂网络简介 | 第18-21页 |
·复杂网络中的凝聚现象 | 第21-23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3-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概述 | 第34-68页 |
本章要点 | 第34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复杂网络的统计描述 | 第35-40页 |
·一些网络演化模型 | 第40-50页 |
·经典无权网络模型 | 第40-44页 |
·权重网络 | 第44-50页 |
·复杂网络上的动力学简介 | 第50-61页 |
·复杂网络上的ZRP凝聚 | 第52-54页 |
·因特网上的数据包传递 | 第54-59页 |
·在复杂网络上的流行病传播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第三章 复杂网络上的ZRP凝聚 | 第68-96页 |
本章要点 | 第68页 |
·引言 | 第68-71页 |
·加权无标度网络上的ZRP凝聚 | 第71-79页 |
·构建模型 | 第71-72页 |
·平均场速率方程与稳定态分布 | 第72-75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75-77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77-79页 |
·加权无标度网络上ZRP凝聚的弛豫动力学行为 | 第79-84页 |
·弛豫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79-82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页 |
·权重演化无标度网络上的ZRP凝聚 | 第84-90页 |
·构建模型 | 第85页 |
·平均场速率方程与稳定态分布 | 第85-87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87-89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89-90页 |
·无向权重网络上ZRP凝聚的弛豫动力学行为 | 第90-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四章 复杂网络上粒子凝聚的波动性分析与粒子扩散 | 第96-126页 |
本章要点 | 第96页 |
·引言 | 第96-98页 |
·复杂网络上粒子凝聚的波动性分析 | 第98-106页 |
·粒子数的波动分布 | 第98-102页 |
·粒子数时间序列的退趋势波动分析 | 第102-105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无标度网络上凝聚对于粒子扩散的影响 | 第106-118页 |
·关于无标度网络上ZRP凝聚的简要回顾 | 第106-107页 |
·平均首通时间 | 第107-111页 |
·覆盖度 | 第111-113页 |
·均方根位移 | 第113-116页 |
·俘获过程 | 第116-118页 |
·结论 | 第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第五章 在复杂网络上的堵塞与有效路由策略的研究 | 第126-168页 |
本章要点 | 第126页 |
·引言 | 第126-129页 |
·稳定交通流的自适应路由策略研究 | 第129-136页 |
·构建模型与路由策略 | 第130-131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131-13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36页 |
·波动交通流的自调节路由策略研究 | 第136-149页 |
·构建模型与路由策略 | 第136-140页 |
·全局与局域自调节交通自意识策略的有效性能 | 第140-141页 |
·交通流的统计性质 | 第141-14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46-149页 |
·限制带宽的最佳路由策略研究 | 第149-161页 |
·有限带宽的交通模型 | 第149-150页 |
·路由策略探索 | 第150-153页 |
·路由策略的堵塞阈值 | 第153-158页 |
·交通流的统计性质 | 第158-16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160-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68页 |
第六章 个体迁移模式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 第168-192页 |
本章要点 | 第168页 |
·引言 | 第168-171页 |
·粒子凝聚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 第171-179页 |
·构建ZRP作用下的流行病传播模型 | 第171-172页 |
·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 第172-17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76-179页 |
·目的旅行对流行病传播的影响 | 第179-186页 |
·构建反应-旅行(Reaction-Traveling)模型 | 第179-182页 |
·理论分析 | 第182-184页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184-186页 |
·讨论与结论 | 第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8-19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2-196页 |
本章要点 | 第192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和主要创新 | 第192-194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94-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6-198页 |
致谢 | 第198-1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