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物探震源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第12-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2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3 研究思路第13页
        1.3.4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第13-14页
    1.4 论文的内容组织第14-16页
第二章 震源导航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震源导航的组成与开发思路第16页
        2.1.1 震源导航的组成第16页
        2.1.2 软件系统的开发思路第16页
    2.2 震源导航的理论基础第16-26页
        2.2.1 导航数据的计算与处理方法第16-19页
        2.2.2 影像数据的处理方式第19页
        2.2.3 硬件的连接、数据通讯与同步控制技术第19-20页
        2.2.4 各类数据的交换、存储方法第20-21页
        2.2.5 通信接口和数据提取技术第21-22页
        2.2.6 RS-232 电气特性技术第22-23页
        2.2.7 导航数据分析第23-26页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第26-40页
    3.1 软件设计方案第26-27页
        3.1.1 系统设计原则第26页
        3.1.2 系统框架结构第26-27页
        3.1.3 总体建设原则第27页
    3.2 软件设计的内容及相应功能第27-28页
    3.3 各种参数格式及相应的默认值第28-31页
        3.3.1 椭球第28页
        3.3.2 投影第28-29页
        3.3.3 转换参数第29页
        3.3.4 高程系统第29-30页
        3.3.5 限差标准第30-31页
    3.4 数据格式第31-32页
        3.4.1 测设点数据格式第31-32页
        3.4.2 GPS测量数据格式第32页
    3.5 工作测量点的设计第32-34页
    3.6 导航功能设计第34-35页
    3.7 放样功能第35-36页
    3.8 三维地形显示第36-37页
    3.9 三维显示的理论与方法第37页
    3.10 数据的可视化显示第37-38页
    3.11 数据处理第38-39页
    3.12 其它功能模块第39-40页
第四章 系统的开发第40-61页
    4.1 开发语言和运行环境第40页
    4.2 涉及到的原理与技术第40页
    4.3 界面简介第40-46页
        4.3.1 程序主界面第40-41页
        4.3.2 菜单简介第41-46页
    4.4 基础资料与基本设置第46-51页
        4.4.1 项目操作第46-49页
        4.4.2 坐标设置第49-50页
        4.4.3 模式设置第50页
        4.4.4 GPS、DSD设置第50-51页
    4.5 数据设置第51-53页
        4.5.1 测线设置第51-52页
        4.5.2 测线导入第52页
        4.5.3 震源车型设计第52-53页
    4.6 项目施测第53-58页
        4.6.1 导航控制第53页
        4.6.2 选择测线第53-55页
        4.6.3 选择方向第55-56页
        4.6.4 导航第56-57页
        4.6.5 手动记录功能第57-58页
    4.7 数据察看与输出第58-60页
        4.7.1 工程数据查看第58页
        4.7.2 导航数据查看第58-59页
        4.7.3 项目数据输出第59-60页
    4.8 三维显示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总结第61页
    5.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产都市剧中的中产阶级形象建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的WSN定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