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前言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3.1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1.3.2 现代烟草农业特征 | 第11-12页 |
1.3.3 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形式 | 第12-13页 |
1.3.4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5 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验 | 第14页 |
1.3.6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虎林市烟叶生产现状分析 | 第16-21页 |
2.1 虎林市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2.1.1 耕地情况 | 第16页 |
2.1.2 水利资源 | 第16页 |
2.1.3 气侯环境 | 第16-17页 |
2.2 虎林市烟叶质量风格特征 | 第17页 |
2.3 虎林市烟叶生产历史 | 第17页 |
2.4 虎林市烟叶生产现状 | 第17-21页 |
2.4.1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烟叶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 第18页 |
2.4.2 生产组织方式取得进展,规模化种植初见成效 | 第18-19页 |
2.4.3 技术推广能力增强,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 | 第19页 |
2.4.4 合作社发展迅速,专业化服务能力增强 | 第19页 |
2.4.5 工商合作深入推进,原料供应基地化成效显著 | 第19-20页 |
2.4.6 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 第20-21页 |
第3章 虎林市烟叶生产现状SWOT分析 | 第21-32页 |
3.1 优势(STRENGTH) | 第21-25页 |
3.1.1 气候条件适宜 | 第21-22页 |
3.1.2 土壤肥沃 | 第22-23页 |
3.1.3 水煤资源丰富 | 第23页 |
3.1.4 群众基础良好 | 第23-24页 |
3.1.5 交通运输发达 | 第24页 |
3.1.6 市场前景良好 | 第24页 |
3.1.7 技术力量雄厚 | 第24页 |
3.1.8 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 第24-25页 |
3.2 劣势(WEAKNESS) | 第25-28页 |
3.2.1 湿润度条件 | 第25-26页 |
3.2.2 种烟效益比下降 | 第26页 |
3.2.3 地租价格上涨 | 第26-27页 |
3.2.4 烟农素质普遍较低 | 第27-28页 |
3.2.5 科技贡献率不高 | 第28页 |
3.2.6 抗风险能力薄弱 | 第28页 |
3.3 机遇(OPPORTUNITY) | 第28-29页 |
3.3.1 良好的政策氛围 | 第28-29页 |
3.3.2 新的发展前景 | 第29页 |
3.3.3 潜在的市场需求 | 第29页 |
3.4 威胁(THREAT) | 第29-31页 |
3.4.1 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 | 第30页 |
3.4.2 烟用资源日益稀缺 | 第30页 |
3.4.3 烟叶安全要求程度加深 | 第30-31页 |
3.5 虎林市烟叶发展现状战略综合分析 | 第31-32页 |
第4章 虎林市烟叶生产现状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32-39页 |
4.1 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基地单元化 | 第32-33页 |
4.1.1 更大范围实施烟叶大量种植计划 | 第32页 |
4.1.2 加快推进基础烟站的建设步伐 | 第32-33页 |
4.2 强化烟叶专业技术合作社职能化 | 第33-35页 |
4.2.1 有针对性的发展“一基一社”或“一基多社” | 第33-34页 |
4.2.2 明确烟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 | 第34页 |
4.2.3 明确烟草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动因是“烟农需求” | 第34-35页 |
4.3 探索“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创新建设 | 第35-37页 |
4.3.1 加强烟草农业经营管理,着重以专业化生产为中心 | 第35-36页 |
4.3.2 做到机械化生产 | 第36页 |
4.3.3 精细化管理,提高烟草农业质量效益 | 第36-37页 |
4.3.4 加快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 | 第37页 |
4.4 强化基础保障机制建设 | 第37-3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