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小麦需水规律 | 第11页 |
1.3 水分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1 光合特性规律 | 第11页 |
1.3.2 水分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11-12页 |
1.4 水分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2页 |
1.5 水分对小麦氮素吸收的影响 | 第12-13页 |
1.6 灌水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影响 | 第13页 |
1.6.1 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规律 | 第13页 |
1.6.2 水分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13页 |
1.7 灌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14页 |
1.8 灌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4页 |
1.9 小麦灌溉制度和水分利用率 | 第14-16页 |
1.9.1 灌水制度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14页 |
1.9.2 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2 强筋小麦品种筛选项目 | 第17页 |
2.2.1 小麦群体数及成穗率调查 | 第17页 |
2.2.2 最大叶面积指数的测定 | 第17页 |
2.2.3 农艺性状的测定 | 第17页 |
2.2.4 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17页 |
2.3 强筋小麦适宜灌水次数筛选方法 | 第17-19页 |
2.3.1 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测定 | 第17-18页 |
2.3.2 小麦植株氮素积累、转运测定 | 第18页 |
2.3.3 小麦产量构成测定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第18页 |
2.3.4 小麦籽粒蛋白组分测定 | 第18页 |
2.3.5 小麦籽粒品质测定 | 第18-19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3.1 强筋小麦品种的筛选 | 第20-23页 |
3.1.1 强筋小麦品种群体数及成穗率表现 | 第20-21页 |
3.1.2 强筋小麦品种叶面积指数表现 | 第21页 |
3.1.3 强筋小麦农艺性状表现 | 第21-22页 |
3.1.4 强筋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 | 第22-23页 |
3.2 强筋小麦适宜灌水次数的筛选 | 第23-30页 |
3.2.1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经济系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灌水次数对小麦干物质转运和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3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25页 |
3.2.4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5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27页 |
3.2.6 灌水次数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7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0-34页 |
4.1 强筋小麦群体数及叶面积指数表现 | 第30页 |
4.2 减少灌水次数降低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经济系数 | 第30-31页 |
4.3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氮素转运的影响 | 第31页 |
4.4 减少灌水次数提高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 | 第31-32页 |
4.5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32页 |
4.6 灌水次数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32-33页 |
4.7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